本报讯 2015年,萧县从加强社会救助能力建设、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强化监管入手,大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努力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安全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完善城乡低保,着力解决“应保未保”问题。全县共安排中端公示点24处,末端公示点1927处,实现村组全覆盖。集中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救急难”社会救助机制,严格落实“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和责任倒查、逆向追究、层层问责等措施,确保城乡低保逐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全县保障城镇低保5800户9200人,全年支出城市低保金2500万元;保障农村低保37288户55582人,发放农村低保金8500.429万元。
强化五保供养,着力解决“保障不足”问题。规范五保对象办理,为五保对象代缴、代办、代参意外伤害险,资助参保资金48万多元。全县共保障五保供养对象11096人,发放供养资金2915.8万元。积极推进乡镇敬老院星级评定、设施达标等活动,实行家园、菜园、花园、乐园“四园化”管理。
推进医疗救助,着力解决“看不起病”问题。实行“随来随治,随走随结”,通过“一站式”实现网上直接救助;实行“同步结算、同时兑现”,实现民政、卫生、人社等医疗救助系统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即时互联救助;实行“即时就医、及时救助”,实现即时结算救助。2015年,全县救助困难群众96936人次,其中,资助参合(保)75714人;支出救助资金1930.27万元,“一站式”救助率达96%。
创新养老服务,着力解决“老无所养”问题。2015年,发放居家养老补贴51.86万元,发放社会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24万元、运营补贴28万元,发放社区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30.69万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依托、社区照顾为补充的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为全县80岁以上高龄老人、低收入老人31059人发放高龄津补贴959.42万元。
开展流浪救助,着力解决“街面乞讨”问题。依托现有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和县镇村三级救助网络,在辖区全面开展联合巡查,会同临时救助点加大对滞留人员的询问力度,对查找到家庭住址的及时送回原籍。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内部管理,并对入站人员根据病症分类入住,实行全天候管护。
加强孤儿保障,着力解决“儿童救助”问题。2015年,累计发放孤儿救助金678.22万元,资金到位率100%。积极开展孤儿身份集中核查工作,采取逐村逐户逐人见面的方式,对全县895名分散孤儿逐一走访,走访率100%。不断加强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建立了专业化、职业化的护理员队伍,为儿童营造了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林涛 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近日,萧县公安局王寨派出所根据群众举报,辖区村民黄光(化名)非法持有枪支,在与儿子发生纠纷时曾经举枪要毙了儿子,民警快速出击,成功收缴一把仿真手枪。 &nbs...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