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确保2016年农村计划生育奖扶、特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本着把“好政策落实好”的原则,萧县严密“织网布阵”,确保计生奖扶、特扶对象的申报、年审工作“零误差”。
加强部署,织好“组织网”。县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层层召开培训会议,牢固树立“一个不错、一个不漏”的工作理念,严格按照资格条件和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入户调查、信息核实、公示确认等工作。进行逐人审核、逐人拍照,对死亡、户口迁移的奖扶对象,按政策规定退出;对新增奖扶、特扶对象进行逐户核查,对照其户口本、身份证、光荣证等证件,严格把关,逐一审议,确保信息录入真实。
广泛宣传,织好“信息网”。各乡镇召开动员大会,奖扶年审工作的相关要求进行详细讲解,动员计生工作人员通过入户宣讲、发放宣传单页、宣传车巡回广播、喷涂墙面标语等方式及时将政策传达到基层、宣传到农户,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为积极做好符合条件对象申报的动员组织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有效调处,织好“核查网”。采取“谁调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谁确认谁负责”的原则,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严格按照村评议、乡审核和县复核工作程序规范操作,乡村两级同步推进,县乡两级入户审核复核。针对部分因身体健康等原因不能亲自到规定地点进行见面审核的奖扶对象,组织计生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核查、采集信息,为他们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做到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对人为造成的错、漏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强化责任,织好“监督网”。实行三级审核、三榜公示。认真做好民主评议,召开由村级干部、知情村民代表等参加的评议会,进行民主审议,确保奖扶、特扶对象资格确认无误;严格实行张榜公示,县、乡、村将新增申报对象的人员名单进行公示,让群众参与到奖扶对象资格认证的工作中来,切实增强计生奖扶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郝丽娜 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在萧县,目前有一大批“五老”,特别是老校长、老教师,自觉加入关心下一代队伍中来。为了下一代,尤其是为了留守儿童和孤残特困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躬耕不辍,无私奉献,涌现一...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