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萧县把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措并举,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摸清贫困底数,解决目标数据。开展地毯式“摸排”,逐村、逐户、逐人过关,确保精准识别工作“一户不漏,一人不丢”,“应进必进,应出必出”。开展建档立卡与低保两项制度无缝对接行动,民政、扶贫、纪检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督查组,进行全时段、全过程、全方位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
抓好脱贫重点工程实施,解决“五个一批”落地。把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作为实施***、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排出进度图,细化时间表,倒排工期,建立“月点评、季通报”制度,有力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脱贫攻坚工程实施。
加强资金管理,解决保障措施。在对象确定、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上严格执行政策,精准、有效、廉洁使用扶贫资金,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抓好“双包”工作,解决责任到位。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严格管理、考核,对不称职、履职不力的实行召回问责,重新选派,把考核结果与派出单位绩效、效能考核相挂钩;由乡镇对非贫困村的贫困户实行包保工作全覆盖。
加大督查调度力度。真正建立并落实“月督查月调度”制度,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定点与不定点的督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县。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扶贫成效的评估。
抓好扶贫宣传工作。广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重点对***、精准脱贫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进行总结和推广。各乡镇、村在主要公路、铁路出口、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公益设施、乡镇主干道,利用公益广告牌、墙体标语、电子屏幕等大力宣传扶贫政策。
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建立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工作机制。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人员配备3人以上,各个行政村都配齐配强扶贫专干。加强对各级干部不同层次的理论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工作保障。(本报记者 张瑶瑶)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踏踏实实完成“规定动作”,开拓创新做好“自选动作”。近期以来,萧县政务服务中心以“两学一做”为总抓手,教育全体党员积极做“讲学习、讲团结、讲纪律...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