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新闻 萧县新闻 砀山新闻 灵璧新闻 泗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萧县新闻 > 正文

学习雷锋 情满宿州

来源:皖北晨刊 2019-03-05 15:06   https://www.yybnet.net/

萧县蓝天救援队在救援中。韩萌萌(右三)和同事走访群众。区文化馆曲艺社志愿服务队在公园表演。杨伟利(左)为社区老人剪脚指甲。

【编者按】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每年这个时候,雷锋这个名字会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虽然雷锋同志已经逝世50多年了,但“雷锋”二字始终没有褪色,雷锋的事迹代代相传,雷锋的精神依然闪耀。如今,在我们的身边,就活跃着一大批雷锋式的优秀人物和团队,他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爱心温暖了他人和社会,成为新时代的“新雷锋”。

萧县蓝天救援队:扶危济困奉献担当

危急时冲在一线,灾难前挺身而出……这是一支勇克艰险的雷霆铁军,哪里有生命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是一支勇于奉献的民间救援队,没有经费,自掏腰包,誓将救援进行到底;这是一支有着铁一般纪律的战斗先锋,刻苦练就过硬本领,只为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这就是萧县蓝天救援队。

萧县蓝天救援队成立于2015年11月,目前拥有65名正式队员、200余名预备队员。他们秉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专业从事户外救援、水域救援、山林火灾等紧急救援,大型公共安全保障、公益项目支持、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心理辅导、“宝贝回家”(寻亲、寻人、打拐)、防灾减灾(防溺水、防火、防震、防拐)宣传与教育等公益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2016年8月,该队被评为宿州市“志愿服务优秀组织”,2018年6月被评为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

救援队没有经费,每次救援产生的费用都是队员们自费,但他们不放弃、无怨言,坚持不做广告、不做代言、不做商业和收费项目的原则,每次救援都采取AA制的办法,解决资金难题。正是他们的付出,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他们,记住了一个个蓝色的身影。截至目前,萧县蓝天救援队中有1人获“安徽省十佳志愿优秀典型”荣誉称号,1人获安徽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荣誉称号,1人获省级“安徽好人”荣誉称号,1对夫妇获“省级绿色家庭”荣誉称号,10人获评宿州市“志愿服务典型”,1人荣获“宿州好人”称号。

自成立以来,萧县蓝天救援队先后执行山林火灾救援、水域救援、车辆救援等任务130余次;在社区、公园开展“防灾减灾”、在学校开展“宝贝守护”“防拐防溺”等公益宣传、安全讲座45次,受益群众包括家长、儿童达28000人次;开展关爱老人“黄手环”免费发放、义诊等公益活动31次,为符合条件的老人免费发放黄手环及定位贴1500余个;在景区、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助力环保”公益活动23次,出勤560人次,服务时长2200个小时以上;为县内和周边市县各类大型文艺演出、马拉松比赛等提供安全保障48次;特别是2016年7月在桐城、2018年8月在萧县白土镇花甲寺村两次重大抗洪抢险任务中,果断施策、英勇顽强,较好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褒奖。

“萧县蓝天救援队是一支‘我想做事’的民间纯公益救援力量,随着救援行动的不断展开,我们的团队也在逐渐壮大,向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虽然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们会尽己所能,生命不止、公益不停。”队长郝智远坚定地说。张良

埇桥区文化馆曲艺社志愿服务队:为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好!”3月2日下午,虽然天气有些阴冷,但宿城中山街东侧的公园小广场却非常热闹,前来听书的人们不时发出一阵阵喝彩。原来,埇桥区文化馆曲艺社志愿服务队的葛志茹正在说唱《花木兰扫北》,吸引附近很多居民过来欣赏。

一把琴,一块板,一个鼓,一个人,谈古说今,吸引男女老少围坐观看,这就是曲艺的魅力。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人民、传承曲艺文化,2016年6月,埇桥区文化馆曲艺社志愿服务队成立。队员们多次走进乡村和社区义务表演,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埇桥区文化馆曲艺社志愿服务队现有王洪臣、葛志茹、罗远见、唐洪明等骨干成员近40人。他们中有的是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有的多次在省级曲艺比赛中获奖,也有的是在曲艺创作和表演中刚刚崛起的新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极具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们不辞劳苦、不计报酬,将传统文化中的孝善等内容融入创作和表演中,新编现代小段如《赎羊》《人间自有真情在》《还我碧水蓝天》等,弘扬民族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精神。

2017年夏天的一个周末,该服务队在中山街东边的小广场义务表演,第一场演出就人山人海,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此后,每逢周六、周日下午,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志愿者们就根据事先的排班,早早来到小广场,为群众表演琴书、大鼓、坠子等曲艺节目。时间久了,附近居民都知道这里有个周末书场,每次都早早来捧场。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志愿者们用自己的爱心和付出,将一个休闲广场变成老百姓的戏园、乐园和家园,温暖着大家的心田。文/记者王云图/徐芳龄

韩萌萌:做好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者

今年28岁的韩萌萌来自河南省商丘市,2015年10月通过安徽省公务员统一招考进入萧县人民检察院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韩萌萌一直协助检察官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认真负责,努力保障涉罪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并参与相关志愿服务活动。韩萌萌领导并加入了由萧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成立的“护蕾志愿者协会”,多次组织志愿者在3·5雷锋纪念日、12·4宪法宣传日等节日进社区、上街头开展法制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县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同时,每年号召检察院全体干警捐款捐物,为各乡镇留守儿童送去学习文具、生活用品等。此外,萧县检察院还设立了以韩萌萌名字命名的“萌萌热线”,并将电话接入团县委,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志愿服务,搭建未成年人与检察官沟通的平台;该院微信公众号也开通了“萌萌心语”专栏,及时发表韩萌萌对未成年人工作的相关研究、感悟、体会等,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思想引导和心理支持。由于多年在未检工作和司法志愿服务方面的突出贡献,韩萌萌先后荣获萧县“十佳志愿者”、宿州市维护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宿州市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个人”等称号。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韩萌萌还以萧县检察院未检科为依托,整合社会力量,联合团县委、县妇联、关工委、教委等部门,多次开展模拟法庭、法制讲座等一系列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活动,覆盖全县23个乡镇,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多次被中央、省、市级媒体报道。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韩萌萌说,作为一名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她今后将立足本职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志愿服务,做好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用自己的爱心、耐心护航未成年人的的健康成长。记者詹翔

杨伟利:街坊邻居身边的热心人

在埇桥区南关街道一中社区,人们经常能够看到杨伟利忙碌的身影:义务打扫楼道、为群众指路、带子女不在身边的生病老人到医院看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工作等。他是街坊邻居最熟悉的热心人,被称为“身边的活雷锋”。

今年44岁的杨伟利,于2016年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了维护社区良好的治安环境,他长期参加义务巡逻,认真负责,发现可疑情况立即通知社区民警。他乐于助人,帮助老人推车,帮助街坊拎东西,帮助邻里整理门前杂物。总之,他是巡逻一路,好事也做了一路。

在一中社区,有几位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杨伟利经常到他们家中问候,与其谈心,帮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还经常深入养老院,帮老人理发、修指甲,把老人当成亲人来照顾。

两年多来,杨伟利为居民做好事150余件,巡逻700余次,还参加“情暖夕阳”关爱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利用空闲时间到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13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500个小时,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2019年1月,杨伟利获评宿州市“月评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记者王云

新闻推荐

萧县检察院开办春季培训班

为加强检察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全体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萧县人民检察院于2月12、13日举办春季培训班。本次培训...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学习雷锋 情满宿州)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