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宿州 今日萧县 今日砀山 今日灵璧 今日泗县
地方网 > 安徽 > 宿州市 > 今日萧县 > 正文

告别“铁犁牛耕”拥抱“乡村振兴” 宿州农业经历沧桑巨变走进希望田野本报记者余明明

来源:拂晓报 2019-06-11 11:30   https://www.yybnet.net/

这片土地背倚中原,襟连沿海,良田纵横相连,农村地富人足。这片土地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现代农业方兴正旺。

这片土地——宿州,农业文明稳定延续了几千年。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迭变,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宿州,农业生产方式变化翻天覆地,农业现代化轨迹日新月异。

回首来时路,传统农业大市的农事农情早已脱胎换骨;走进新时代,宿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镰刀挂起“铁牛”登台

传统农耕成为历史印记

萧县永堌镇前进村里,有三间老旧农房,白石墙、红泥瓦、古木门。村里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把老房子保留了下来,把散落在村里各个角落的传统农具收集到一起,陈列在老房子里,并取名“乡愁馆”。走进馆内,慢观细品,除去乡愁记忆,更添几分历史的厚重。

“乡愁馆”内陈列着耩子、镰刀、耙、犁、石磙、碓窝、辔头等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这些农具,深刻记录着宿州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变迁印记,每一片印记都是现代化的成果。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宿州农村每一个角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每家每户都分到了田。“缴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种上责任田,人能吃饱饭的年代,耩子、镰刀、耙、犁、石磙、碓窝、辔头,这些传统农具是宿州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

当时,家家户户收麦子用的是镰刀,一家老少躬腰弯背,齐刷刷向前推进。下地割麦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磨镰刀,这份工作不是一般人和年轻人能胜任的,必须由有经验的老农,提前打破午休时院子里的宁静,在磨刀石上来来回回“呲呲呲呲”。待所有镰刀的韧面都磨光,才会叫醒家里的所有劳动力,带上足够的茶水,奔赴割麦的“战场”。

“老孙哥,你们家还有多少没割,场可轧好没?”下地路上,乡里乡亲碰面,总要聊上几句。镰刀割麦子速度慢,只好打持久战,中午是很难回家饱餐一顿的。一大早趁着露头下地,包裹里得装满变蛋,搭上一捆啤酒。大人中午饿了,啤酒配变蛋充饥。小孩对啤酒和变蛋是没啥兴趣的,最爱当属冰棒。那个年代,冰棒是卖到地里的。

春争日,夏争时。可传统的农业生产,午收持续时间可达一个多月。麦子割完,下一个步骤是打场。“场”就是小麦脱粒的场地。地里打好捆的小麦,用木板车一车车拉进场里堆成垛。天气如果晴朗,则先轧麦脱粒。天气若不好,雨水足,则先种秋季作物。打场是个反复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汗水和时间换来一袋袋粮食,一季作物才算颗粒归仓。

现代化的农具登上舞台的姿态是摧枯拉朽的,没有丝毫耽搁,迅速且彻底地取代传统农具。首先是农具动力的转换,许多农户买上了拖拉机,配上仓车,运输过程告别了木板车;配上犁、耙、耩,耕种告别了“老黄牛”。接下来是收割设备的转换,大型联合收割机,从收割到脱粒到粉碎秸秆,一气呵成,“场”又退出了历史舞台。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恶劣!光天化日盗窃

近日,萧县某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萧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迅速立案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5月22日,城东派出所接到张某报警电话,...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告别“铁犁牛耕”拥抱“乡村振兴” 宿州农业经历沧桑巨变走进希望田野本报记者余明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