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林峰通讯员金鹏)民生连着民心。看着出台的30项民生实事清单,高新区新昌经济发展区北冯社区居民冯惠喜不自禁。包括北冯社区在内的21个社区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被列为高新区2016年首批30项民生实事之一,共建设安置房2536套27.8万平方米,回迁居民1299户。
近日,为解决基层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再造基层基础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区街体制改革、基层组织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6个方面17条具体任务措施,为推进各项惠民工程高效率、高质量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
突出街道主体地位,区财政对街道优先保基本支出、保正常运转。明确赋予街道对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建议权,以及对区直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工作评价权和征得同意权,并对区直部门工作作风、服务基层等情况开展评议;实行“划定税源、核定收支、分档补助、超收分享”的区街财政体制。对上级统一要求的社区组织运转保障经费、为民服务专项经费和干部补贴报酬等,全部按标准纳入区财政预算。对今年推荐上级表彰的对象,是区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的,全部征求了相关街道党委的意见建议。
推动工作力量下沉,跟踪考察基层一线干部。今年以来,从区直部门、单位择优选派23名干部到街道、社区挂职锻炼,配套出台《区直部门(单位)选派到街道挂职干部考核管理办法》,跟上做好后续管理和服务;制定《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考察考核干部的实施办法》,多次组织力量到基层一线跟踪考察,提拔重用了25名表现突出的干部,将7名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年轻干部纳为重点培养对象;向软弱涣散或经济薄弱社区选派30名第一书记或包居联络员,帮助社区引进致富项目17个,新建修缮社区办公服务场所8处,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50多万元。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快推行一社区一“两委”的大社区治理模式,新设立6个社区大党委,34个社区全部实现社区大党委制,在新城街道撤销13个居委会,全区“一社一居”大社区达到15个。全面落实社区工作报告、民主决策、管理服务清单、财务管理、民主监督和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等制度机制,规范了社区工作运转和事务管理。特别是对部分后进社区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制定整顿方案,直至问题解决。目前,已集中解决了37个村改居社区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办公场所不达标等56个重点难点问题。
改善和保障基层民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对65个正在实行旧村改造的社区,实行“一居一策”,加快组织推进,每年改造完成15个左右,到2020年底完成安置楼建设和居民回迁。对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投资兴办的生产生活类服务业,实行税费减免和财政奖补;每年推出一批群众关心期盼、能够尽快办成的民生实事,对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活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回应,主动作为,分别提出了解决措施。今年确定的30项首批民生实事,已完成提高老年人生活补贴等8项,其余22项正在有序推进。
新闻推荐
◎高新区东三甲村287户人家搬到楼上不到两年◎村干部称是村民多年养成的习惯,正尽力劝说高新区新城街道东三甲村的287户居民搬到崭新的居民楼才一年多,小区内原本应是绿地的位置大多已成...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