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泰安新闻 > 正文

泰岱古镇大汶口见闻录

来源:泰安日报 2014-07-28 15:45   https://www.yybnet.net/

 

汶口大白菜

古镇大汶口在五岳之尊的南麓,汶河的北岸,是一片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适合于耕种各种农作物。种植大白菜、大麻是当地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因地处在汶河北岸,所以有“汶阳田”之称。

在汶口以西至肥城县界,是大白菜的主要产地。大白菜有许多品种。农民主要种植的有黄芽白、狮子头、包头白。黄芽白桩细高,顶端周围有绿叶外张,中间是嫩黄的心,有如黄菊花。狮子头,桩粗顶大,顶端有皱纹的叶和白心蓬松着,像狮子的头而得名。包头白,桩较矮而粗大,叶片一层一层的由四下向中间包着,有的能长到几十片。

大白菜基本都是栽种。种苗时先把地整成畦,用水洇了,撒上种子用土盖好、育苗。有的点种,育好苗后,到白露节气开始栽白菜,把育好的苗拨出,一棵一棵的栽到麻地里或旱茬玉米地里。那时马庄、西界等地,是大麻主要产区,杀了麻栽白菜正好。点种的白菜拣开苗后,留下的苗子长大后的叫子母菜,这种菜不如栽的好存放,因子母菜根易腐烂,有知道的人不愿意买。

栽白菜先把地调沟,按均匀的距离一棵棵的栽上后,用水洇一遍。白菜成活后,用栏粪或化肥施肥,再锄几遍,等长成较大的棵后,敛起畦来,再上肥料,按地墒情况及时浇水。白菜喜肥水,只要浇的适宜及时生长,可以一天一个样。这时到坡里看一看,是一片碧绿的田野,呈现出农家的田园风光。长到立冬,就要扎白菜了,使它长芯门。到小雪就得拔白菜,因天气逐渐变冷,或者碰上下雪,如不及时拔白菜,就会把白菜冻在地里,不但造成减产,还会降低质量。白菜拔出后当时卖不出去的,便在地里刨个坑,把白菜挨着排好,上面盖上土窖起来,防止冻坏,可随卖随扒,或者随吃随扒,这样不但保存的好,还能保住质量。

每年到大白菜收获时期,许多的客商来汶口收购大白菜,打成席包,贩运到城市去销售。尤其是解放后,大白菜的种植面积扩大了,产量也提高了,白菜种植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每年的产量不下千百万斤,都由蔬菜公司统一收购。每年收购时,在汶口火车站下,农民卖白菜的车辆不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用草包装白菜的工人,到处都手忙脚乱的干活,可以说是人山人海。装成包的白菜,抗着垛到货场上,好像一座座小山。每天有几十节运白菜的货车,发运到各城市去供应人民的餐饮需要,有一大部份,发运到东北三省,供应三省的人民。东北人民一提起大白菜来,就说是山东的。山东的大白菜,绝大部份都是汶口一带所产的。汶口所产的大白菜皮厚叶大,易保存。大白菜炒着吃,鲜嫩清脆。熬着吃,汤浑菜烂,粘糊可口,富有营养,尤其是用猪肉炖大白菜更是香气扑鼻,使人增加食欲,所以对大白菜、猪肉有一副赞美的对联是:百菜不如白菜美,诸肉谁比猪肉香。

泰安县令毛大人与大汶口义地

话说在清朝咸丰年间,泰安地方遭到旱灾,庄稼地里干的冒烟。古话说:旱出蚂蚱,涝出鱼,因旱又遭了蝗灾,那蚂蚱真是铺天盖地,白天能遮住太阳,晚上能遮住月亮。地里的蚂蚱,一脚就能踩死几十个,就是有长着青叶的庄稼,蚂蚱一过,都吃的成了光杆,老百姓都愁眉苦脸,叫苦连天。可官府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还是横征暴敛。这时候,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各地起义,反对清王朝的统治和压迫。泰安地方如莱芜、肥城、宁阳等地也都有捻军大举义旗起来反对官府,形成了官逼民反的态势。官府也调兵遣将,镇压捻军,他们把捻军称呼为“长毛”。

当时任泰安县的县令姓房名晋,进士出身,曾任五品京官,因自身不清,贬出京来,调到泰安做了一个说话算数的县令,算是不错了,可他对朝廷的调任不满,成天怨气在胸,耿耿于怀,每天除了抱着烟枪抽大烟外,就是吃喝玩乐,不理政事。

房县令手下有个把总,姓郑名亮,仗着自己是武举出身,又有势力,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地头蛇。他欺压百姓,强抢民女,有些胆大的民众联名向县衙告状,房县令不但不给民作主,反说告状的是些刁民是受了捻军的指使诬告官府,轻则打板子,重则入狱了事。房县令还叫郑把总明察暗访,镇压参加起义的“长毛”和他们的家属。郑把总也正好借机对告他状的和反对他的人进行报复。他逮捕杀害了很多的无辜的老百姓,很多受害老百姓参加了捻军起义的队伍,好给受到杀害的人报仇雪恨。由于捻军队伍日渐壮大,有了力量便寻找了一个适当机会,冲进县衙,找到了房县令,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又冲到郑把总处,两下对仗。郑把总虽是武举出身,但有罪恶,心虚胆战,终于寡不敌众遭到擒拿。捻军把他绑到荒山野坡,弄到被他杀害的人的坟前,用乱刀砍死,弃之山坡叫狗吃狼啃的,只剩白骨一堆。结果总算是为被他杀害的无辜群众报了仇,雪了恨,也就使受害的群众瞑目于九泉之下了。

后来朝廷知道了泰安所发生的事情,认为案情重大,务必查处,随即派了一个县令到泰安任职。这个县令姓毛名蜀云,他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沾不贪。在那“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能廉洁自律,是最难能可贵了。他来到泰安任职后,了解到前任县令在任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案件,都是由于官府的贪污腐化,欺压百姓,判案不公,祸害老百姓所致,房县令及郑把总被杀,是罪有应得。毛县太爷把事情经过奏明朝廷,朝廷也就既往不咎了。他又把前任房县令所判决的案件一一重新审阅,将所有无故受害的群众一律释放,为错判被杀的群众平冤昭雪,并发给银两以作抚恤。对于那些作恶多端欺压百姓逍遥法外的恶霸地头蛇,都绳之以法,为老百姓出了多年存在心里的冤气。百姓都称赞县令毛蜀云办事公正,是个难得的青天大老爷。

古镇大汶口自古以来,就扼守南北文通的古通道,从汶河古渡到明朝汶河石桥的建成,汶口随着古通道的变化,也逐渐成了繁荣昌盛的集镇。到清朝期间,进入了旺盛时期,做买卖的人,川流不息,高贾云集,外地来这里的人也不少,他们投资置产,开铺经营布店绸缎店、酿酒等业,在那时来说泰安地方没有一个集镇更比大汶口繁华了。由于集镇的经济繁荣,穷人也就比较好混,一些乞讨要饭的人也就多了,他们的生死就寄托在这个集镇上,活着就要一天饭,但是老了或有病死了,暴尸于街头,无有一个葬身之地。还有的外来客商死于此地,也没有一个葬身之处。因汶口没有公墓,老百姓家都有自己的林子坟地。有的家族一个大林,凡同一家族的人去世时都可以入葬,如汶口的卢家家族的花墙子林,侯家林等。

有一年,一天一个乞讨要饭的人,因病死于街旁,这个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者,蓬头垢面,骨瘦如柴,穿着补丁撂补丁的衣裳,有的还露着肉,两腿蜷着,面色腊黄,两眼微闭,两手捂着肚子,可能是因年老体弱肚中患病而死。这时已有地保找来一张破席,将他盖上,并有许多的围观的群众,还在议论着这个人无家无业,还不知往那里埋呢。地保急把情况报到镇里,镇里的当家的,当时也无可奈何。以前凡有无家无业的死了都埋在乱葬岗,现在已经埋满了,无有空地了,怎么办呢?正在为此事为难时,有人来报,说泰安县令毛大老爷来汶口巡视,快进寨门了。镇里的首脑听说县令毛太爷来了,立即召集了镇里的知名人士和绅士,都衣帽整齐的列队前往寨门外去迎接。见面后叩首参拜,互问安好,接入镇里。在镇里,毛县太爷说明这次来汶口看看这里的经济发展情况和老百姓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事情。镇里的首脑也首先向毛县令说,自从县太爷来了后,这几年由于您的清正廉明,办事公正,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茶后稍歇,县令毛大人说要去到镇上街面去看看,体察一下民情。为了不打扰老百姓,毛县令换了一身便服。这位五十多岁的县令毛大人穿了一件长衫,上身外罩一件团花锦绣的缎子马褂,脚穿白底青缎子元口布鞋,四方脸上眉清目秀,两眼有神,唇上留有短浓的胡须,面带笑容,头上戴一顶青缎子瓜皮帽垫,一块帽正玉片,镶在帽沿正中,用黑头绳扎的松三扣的大辫子托在脑勺后,走起路来稳健庄重,叫人见了一看就觉得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正人君子。毛县令由镇里的首脑绅士陪同,带了几个也着便装的随从,进入北阁。只见街两旁店铺相连,做买卖的人在街上你来我往,往店铺里买东西的人出来进去,有批发商品的,也有零买物件的,一派繁荣昌盛景象。毛县太爷来到西南门外,观赏了明石桥的古老面貌和汶河水缓缓的清流石上,说是这座古石桥给汶口的经济带来了繁荣。在西南门里,进了山西会馆,参拜了关公神像,看了悬挂的匾额,随后说这山西会馆虽不算很大,但修的宏伟,布局得当。汶口是一个有山西会馆的集镇,就拿县城来说,有山西会馆的地方很少,由此可见汶口这个地方是一个地利人和之处,因此外地人来这里经商的就多起来了,尤其是山西人更多。西会馆的修建,就是一个佐证。来到张家石牌坊,毛大人说只要有人做了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益的事,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就给他树碑立传,或立牌坊,受到褒扬尊敬。毛县太爷看了三山夹一井说,从这井口石头上面的这些打水用绳索磨的这些深浅不等的沟来看,汶口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不愧称之为古镇。在街头巷尾和老百姓及一些店铺人员,询问了一些今年的庄稼及买卖的经营情况。都说今年不错庄稼长的挺好,可能有个好收成,街面上安稳不乱,买卖也就好干了。毛县太爷听了心里很满意。不觉中来到死了乞讨要饭的人那条街上。见有几个人在看用破席盖着那个死者老人,问跟着陪同的镇里人说,人已经死了,还不快埋葬了,在这里搁着,多不雅观,镇里的人员当时把汶口没有公墓地的情况简单说了,镇里正在商量处理办法。

县令毛大人由镇里的首脑陪同,在汶口镇转了一遭,回到镇里驻所,坐在一块把在镇街面上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都觉得很满意,最后毛大人提到汶口没有公墓地,一些无家无业的人死后没有了葬身之处,这也是个有关人民的大问题,咱们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毛大人说:关于这个事,可以由镇里出头具体负责办理,由县衙里出银两,买一块地作为公墓地,如果没有其他要商议的事,就这样吧。

县令毛大人回到泰安后,随即叫管银库的官员给汶口镇拨了银两,汶口镇里收到银两后,立即找了几个得力人办理购买公墓地的事宜,经过一番考察,商定在汶口镇北、曹家庄南购买了一块田地作为公墓地,这块墓地,有一亩大地,呈四方形,四角立有二十公分宽一米多高的四方长形界石,上方刻有菱形锤状顶,界石四面刻有“泰安县令毛立”字样。自从有了这块公墓地后,不论在汶口或是其他地方,凡是无家无业的人死后,都可以入葬,或柩或埋,总算是有了一个葬身之处了。

群众为了感谢泰安县令毛大人的恩德,在公墓地南边靠路立有石碑一座,以志其事,当地群众把这块石碑称为“志碑”,把公墓地称为“义地”。

泰安县令毛蜀云,在泰安地方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成了泰山下出了名的清官。

汶口镇的元宵节和爬桥会

古镇大汶口每年阴历正月十六都有一天的古庙会,也叫爬桥会。古庙会是在汶口汶河石桥的南头茶棚庄举办。这庄里有一处古庙群,神像有玉皇大帝、泰山老奶奶、眼光奶奶、华佗老爷、送子娘娘,等还有三官庙、三皇庙等庙宇,因建造年代久远失修,有的破旧,有的殿堂坍塌,可神像依然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每年阴历的正月十六日这一天,是汶口镇人民元宵节的最后一天。汶口的元宵节是从正月十四开始的,这天凡玩龙灯的,都举着龙灯到汶河间去取水,不玩耍,到汶河后找好地点,摆开龙灯,烧香烧纸磕头,再到河南边茶棚庄去串一遭,这时茶棚庄的店铺摆上供,烧香、烧纸、磕头、祭龙后,玩龙灯的玩一圈就回到汶口。元宵节和爬桥会从阴历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共三天。

汶口镇从正月十四晚上,各商家及老百姓的门口上都已经张灯结彩。有的商家门口扎上骑门阁,挂上灯,各种灯都有,有走马灯,宫灯,变向灯,裙子灯,鲤鱼灯,白菜灯,迎门灯,多种多样,有的灯上写有谜语,供赏灯的游人猜谜娱乐,谜语有如“大寺门前一头牛,兄弟二人抬木头,西下有一美丽女,大火烧了因家楼”(谜底是特来要烟),还有的门两旁灯上写有对联“灯对月,月对灯,灯月相对;男观女,女观男,男女同观”。元宵节在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在这一天,汶口及附近四乡村庄的玩龙灯的,都到汶口来玩耍,汶口分四隅,西南隅的“故事”,东南隅和西北隅的龙灯,东北隅的龙灯和开花船,再加上韩沐云的吹鼓手班子伴奏,甚是气派。开花船这玩艺,开船的要和坐船的人配合默契,才能应心得手,无论撑船、坐船、起船、揽船、游行、卧船,坐船的人都要随着开船人的姿势而行动,开起船来脚步要走的快,形如流星,玩起来才能好看。开船最好的算是卢希俊,他开起船来,好象是在水中飘轻舟那样轻盈。郭家楼的杠哥别具一格。这一玩艺是几个大人在肩膀上各驮着一个站立化装成仙童仙女的小孩,在街上穿行玩耍,这个玩艺又累又有危险,不熟练的玩不了。各村庄玩的“故事”都是传统节目,如西游记、八仙神仙、白蛇传、王小赶脚、老汉老婆带领一班美女和傻小子等,也有玩狗熊顶狮包的,一人伴二人摔跤的,还有撅压杠的,上面坐着一个县官,是无影县知事,玩的内容是讽刺贪官污吏的,很是耐人寻味。汶河东杨庄的龙灯,耍的溜滑,玩起来远看如游龙在水中上下左右曲折穿行,游嬉有时如昂头腾空,有时如潜水底煞,维妙维肖,龙灯故事每到一处商家,便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玩上一阵。有的商家还拿些烟、糖果、茶叶来表示敬意。来自附近村庄的群众和汶口的群众都前呼后拥,满街挤的前仰后合,平常不大出门的人,这时也到街上看灯看玩艺,热闹非常。有的玩龙灯和踩高跷玩故事的,以及看灯看玩艺的一直到深夜才散,各自回家睡觉。

在元宵节期间,玩龙灯或踩高跷玩故事的,还有些礼节规矩。每庄的玩龙灯玩故事的,前头都有几个联络人,背着褡子,里面盛着贺年帖子,有的挎着篮子,里面放着蜡烛或其他物品,每逢遇到对面来了玩龙灯玩故事的,得首先由走在前头的联络人进行接触,拿出写有村庄名字的帖子交换,互相拜年祝贺,不然的话,两边对立,各打各的锣鼓,双方敲的锣鼓声音又急又高,总想把对方压下去,互不让路,惹起纠纷和麻烦。

在日伪时期,有一年元宵节,东北隅的玩龙灯和开花船的到住在粮行院里的汶口警察所的徐所长家去拜年。就是因为联络不力,在玩耍期间,东北隅玩龙灯和开花船的和别的玩玩艺的,因口角引起了纠纷,制造了麻烦,双方争斗起来,结果东北隅的龙灯被砸,龙头和龙节砸的七孔八烂,摆在了大街上的墙根边,花船被砸的塌了架,破烂不堪。事情发生后,有人报告给徐所长,徐所长听了,大发脾气,“真好大的胆子,敢在我的门口闹事,这那是给我拜年,是给我没面子,给我脸色看,那好你们给我难堪,我就叫人拾掇你们”,随即叫来了赵巡官,叫他带上几个警察去抓几个闹事的来警察所。这个赵巡官矮个子胖呼呼的,眼睛长的像牛眼一样,一脸的疙瘩肉噜嘟着,因他眼长的大,老百姓都叫他赵大眼。这赵大眼成天不时的挎着洋刀,在街上晃来晃去自显威风,警察见了,都立正给他敬礼,认识的熟人见了都恭敬地给他打招呼,老百姓见了,都暗地里撇撇嘴用白眼瞧他。这赵大眼赵巡官受了所长的命令带了几个警察,打听到闹的厉害的抓了两个,一个是名字叫卢宗常的,这个人瘦高个子,漫长脸,胆大倔犟不怕事,说话嗓音高,有事先出头,有些英雄气概,另一个是姓卢的哑叭,矮个子,团圆脸,眼愣精,面自带笑容,不知道的,看不出他是哑叭,他也是有事好往前钻,因说不出话来,光打手势啊呀啊的,比划着,都不知道他说的什么,可是在这次闹事中,他啊呀啊的嗓音挺高,赵大眼认为他俩带头闹的事,就把他俩抓进了警察所。进所后,不问来龙去脉,青红皂白,二话不说,叫人用鞭子打,皮带抽,打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打的他俩一个直喊叫。东北隅的保长知道后,叫了隅里的几个有头脸的到镇公所请镇长一块到警察所给徐所长赔礼道歉,去保人,警察所徐所长这才允许保释放了他俩,至此,这次因玩玩艺联络不周伤了和气引起了口角争端闹的事才算完结。

元宵节的第二天是正月十六,是汶河古石桥的爬桥节,也叫爬桥会,和石桥南的茶棚庙会,是元宵节的又一高潮。各地的龙灯和踩高跷的玩故事的,都要到庙会去一显身手,尽情玩耍。玩龙灯的这一天叫摔破龙,因为过了这一天后,算是从过年到元宵节的年已经结束,所有的龙灯故事全部收场,往后就是春暖花开准备干农活的时候了。

正月十六这一天,汶口和四外庄乡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拖儿带女,车推人拉,到茶棚去赶庙会。汶河古桥上桥多宽人多宽,肩靠肩,胸靠背的人流不断,有的人手拿香纸,提溜着纸糊的大小元宝和金银锞子,都是到茶棚庙里烧香拜神的,眼不好的去求眼光奶奶,没生儿女的去求送子娘娘,有病有灾的去求华佗老爷,有的去求泰山老奶奶保佑全家平安,总之烧香求神,都是为已所需,凡求神烧香的人,都想早起去烧头炉香,所以有的人夜里三、四点钟就起身前去,可这时庙里早已灯烛辉煌,香烟缭绕了,来求神烧香的人,接连不断,主持道士念念有词,磬声、木鱼声阵阵传入耳内,求神烧香人的撩钱声也连续不断。有时道士提醒烧香的人别忘了撩钱,口中念着:“磕头不撩钱,白搭这一年”的絮叨话。茶棚庙会不唱戏,只有做买卖的小地摊和一些卖刀枪剑和小孩玩具的,还有卖泥娃娃,小篮子的,还有鼓当子,大人小孩都能吹,在会上随时就能听到鼓当鼓当的鼓当子声。大人小孩赶庙会饿了,可买些油煎包,烧饼,香油果子等食物,买上碗茶水,坐在河边的白净沙滩上或者干净的光滑石头上,吃喝一顿,也算是借着赶庙会吃和过年一样好的饭食。赶会的人,这里一团,那里一堆,在沙窝上坐着的,站着的,躺着的,小孩玩沙的到处是,亲戚娘们们碰到一起,你问我好,我问你好,都家长里短的,婆婆媳妇的啦一番,爷们们到一块,啦些庄稼收成的怎样,今年算计着种什么干什么的家常庄稼话。凡熟人遇到了一块,问好后,三句话不离本行,干么的说么,总之会上人们的互叫声,小摊贩的叫卖声,和听不清的嚷嚷声连成一片,整个庙会洋溢在热闹的气氛中。直到夕阳西下,一年一度的传统节会才人散会完。

新闻推荐

2014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 与技术展览会8月31日举行

本报7月27日讯(记者 董忆)2014中国(泰山)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2日在泰山会展中心举办。目前,已有200多家单位报名参加。 据了解,本届展览会的主题是“矿业装备聚...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勇敢者的游戏2014-07-29 15:44
评论:(泰岱古镇大汶口见闻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