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4日讯(通讯员 杨璐)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城乡居民食品药品安全,市编办根据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体系建设,实现了城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无缝对接,构筑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食品安全网络。
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责。根据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县级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要求,整合政府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职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职责、工商行政管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合理划分相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边界,确保不留空档,实现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无缝衔接。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在六个县市区组建新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食品药品监管执法机构和综合性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一乡一所”的原则,在88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平均每个乡镇所行政编制不少于5名,按照“人随职能走”的原则,平均每个乡镇所3人,担负起辖区食品药品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改变了基层长期无管理机构的现状。
延伸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触角。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主要集中在街道社区,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多发区,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区域。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村(社区)协管员聘任考核办法》,在每个村(社区)设立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协助监管部门做好日常监管和宣传教育等工作,筑牢食品药品安全的前沿防线,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搭建一个“安全保护网”。
新闻推荐
某市民致电12345反映:其到泰安市某医院就诊,电动车在停车场内停了约10分钟,且手中持有就诊卡,对方却要对其进行收费。来电人认为对方属于乱收费,希望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市物价局:经查...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