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泰山区发展和改革局作为全区经济综合部门,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大力开展“作风建设攻坚战”活动,重点解决怕、愁、浮、推四大问题,锤炼过硬作风,勇挑发展重担,破解改革难题,打响“务实谋发展,攻坚当先锋”机关服务品牌。
强化学习教育
夯实思想根基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和行动自觉,确保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区发改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一把手”带班子,班子带科室,一级帮一级,一级促一级,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学习成效。严格落实周一班子学习、周五集体学习制度。明确学习计划、内容、标准等,制定学习考核办法,将具体目标逐一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名干部。
理论学习不能脱离实际。今年以来,区发改局先后组织开展大型调研活动13次,与街道镇、部门进行交流座谈16次,形成了《全区发展规划汇编》、《全区经济运行调研报告》、《处镇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建立政策对接项目储备库调研报告》等一批调研成果,8月16日邀请省内产业规划领域知名专家对我区产业规划进行提升完善,为上级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
为了提高政策把握能力,组织机关干部系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积极邀请党校、省、市发改委专家学者,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宏观经济、投资政策、区域规划等进行解读指导,提高全体机关干部把握政策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深化制度改革、简化项目审批、提高服务效能等方面,组织开展 “优化发展环境”大讨论活动,每名机关干部都结合各自岗位,深入想一想,上台讲一讲,大家评一评,达到了锻炼干部、检验干部的目的。
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发展环境
狠抓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体现在提效能、优环境、促发展的各个方面。区发改局全体人员把“为民务实清廉”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强身健体、争当先锋。
解决问题“实”。区发改局成立规划指导、项目推进、金融保障、服务业改革试点四个工作组,到各指挥部、街道镇、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一线调研,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服务。今年以来,先后指导帮助泰安新华城·南郡、国泰科技、泰山酒业、岱银集团、省庄卫生院等单位,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3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服务质量“优”。努力做好省、市发改委取消下放审批权限的承接和项目审批程序的优化工作,“能快则快”,对于全区工业类、商贸类、房地产类、社会事业类、旧村改造类项目的行政审批,要件基本齐全的当日办结。“预约审批”、“延时服务”等一批方便实用制度的推行,为企业和项目单位节省时间、减少成本。在服务的过程中,“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身正气行政、一腔热情办事、一句亲切道别”,为每个项目建立一份档案、一张任务单、一个时间表,安排专人全程跟踪,靠上服务,受到了企业和项目单位的一致好评。
项目推进“快”。健全完善项目策划、前期、开工、建设、运营“一条龙”管理服务体系,从项目策划到项目运营全过程介入,主动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类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建设。针对重大经济社会建设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确保项目高速、高质、高效向前推进。在“手续办理攻坚月”和“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中,集中攻坚、集中推进。目前,34项亟需办理的手续全部办结,34个集中开工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2.3亿元。
问题整改“真”。通过自查、互查、帮查,查摆出“怕、愁、浮、推”等方面存在问题10项,每一项问题都落实到具体科室、具体人员,明确整改目标、时限,以台帐的形式进行督导落实。对于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快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等工作做出公开承诺,并通过媒体、网络、宣传展板进行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照整改台账,梳理出9类33项重点任务和创优目标,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年考核,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推进。
重点工作“拼”。主动想题目、出思路、拿办法,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展的“金融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积极破解融资难问题,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银企合作活动3次,达成各类贷款合作意向64项,拟贷款金额2.6亿元。针对“一圈一带”扶持政策有可能带来的利好消息,提前储备一批有竞争力的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到目前为止,已争取扶持资金项目7个,无偿资金2050万元。对符合条件未上报、已上报未落实、已批复未到位等项目,建立对上争取项目动态储备库,拉出清单,找出问题,跟踪落实,确保扶持计划尽快批复,目前已收集整理对上争取项目67个,帮助13家企业争取无偿资金4175万元。
狠抓制度建设
健全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区发改局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按制度用权、管人、办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岗位追责机制。坚持权力和责任相统一原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度,教育引导全体机关干部以党纪党章当镜子、为标尺,正确规范行使手中权利。对于项目审批、资金争取等工作实行分工责任制,业务分管同志全权负责,并承担相应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和服务环境。
构建全面约束机制。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化、责任化,定期巡查、科室互查、个人自查。对于制度执行不到位、落实效果不好的,进行严肃处理,实现由“人管人”、“人盯人”转变为通过制度进行全方位监控约束,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在局机关无藏身之处。
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有了制度更要重落实,局机关设立公开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对违规违纪行为第一时间进行严肃责任追究。同时,将作风建设情况作为机关干部评先树优和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引导全体机关干部积极转变作风,全心全意投入到创建机关服务品牌中去,投入到服务经济发展推进中去,以过硬的作风形成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合力,全力营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工作氛围。
□通讯员 赵海蓉 丁一 苏敏
新闻推荐
本报8月21日讯(记者 张中乾)今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志华到泰山报业文化中心二期工程泰安传媒广场项目调研。 张志华一行实地查看了项目建设现场,听取了工作进度汇报。张志华指出,...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