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2日讯(通讯员 吕爱华)近日,两名双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过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终于出院了。妈妈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不禁喜极而泣。
两位小宝宝的出生体重分别为1.9Kg、1.8Kg,胎龄32+6周,出生时间比足月儿整整提前了7周,各脏器发育非常不成熟,生命岌岌可危。经过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她们顽强地渡过了各种难关。
宝宝的妈妈是一位高龄经产妇,41岁,来院时已经破了羊水。为保证胎儿安全,该院新生儿科医生早早守在手术室内,为两位宝宝的安全保驾护航。其中姐姐出生后反应欠佳,尚能自主呼吸,妹妹出生时反应差,呼吸困难,气囊面罩加压通气,转入该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
为了抢救这两个小生命,新生儿科组成了临时抢救小组,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治医生和3名高年资护师组成,24小时专人监护病情变化并精心护理。妹妹因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应用CPAP呼吸机支持治疗,3天后顺利脱下呼吸机自主呼吸。由于宝宝们发育不成熟,皮肤薄如蝉翼,体内水分丢失很快,代谢不稳定,循环也很差。为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新生儿科在保温箱内自制“鸟巢”,模拟在母亲子宫内的生存环境,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线。在营养方面,由最初的吸吮无力,鼻饲注奶到宝宝认奶嘴,自主吸吮,并每天按照宝宝的体重,配备相应的营养液体。在治疗的同时,医生耐心细致地向家属转达宝宝的治疗情况。
经过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这对可爱的宝宝终于平安出院了。新生儿科医护人员还为宝宝们准备了小礼物,并捐赠了衣服、玩具等,东西虽有价,但它寄托着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对这两位可爱宝宝无限的爱和美好的祝愿。
新闻推荐
让龟兔不在一个赛场竞跑 ——岱岳区“片区经济”快速发展探秘(下)
科学的发展规划,需要科学的考核机制保障实施。岱岳区根据片区经济“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实际情况,改革创新考核方式方法,打破“一个方子吃药”模式,对片区和片内乡镇(街道)实行捆绑...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