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18日讯(通讯员 万峰 华玉龙)近年来,泰城西部新区发展迅猛,路网建设、项目引进、新居住规模片区建设与环境美化,带来供水需求的快速增长,市自来水公司加大市政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保障与提升区域供水能力,各项工作积极有效推进。
积极跟进泰城西部发展规划和当前用水需求,多方筹措资金,着力解决市旅游经济开发区、岱岳新区和高铁新区等西部片区快速发展带来的区域供水“瓶颈”,路网建设与供水管网连通同步进行,本着“项目建设在哪里,供水保障到哪里”的原则,为区域内项目引进及周边居民生活用水提供根本保障。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设环湖水厂,解决偏远区域调水困难。水厂位于东岳大街以南、京沪铁路以北、特大桥以西,总投资3500万元,日供水能力2.0万立方米,11月2日开工建设,计划明年7月用水高峰到来之前建成送水,届时周边用户水压、水质将明显提升。
加大区域供水调蓄能力建设。青春创业园加压站5000立方米清水池已于今年6月建成,加压站日供水规模由2.5万立方米增加到6.5万立方米,保障能力大幅提高,青春创业园和高铁新区片区基本实现供水均衡稳定。
将提升保障供水能力与提升水质同步进行。环湖水厂水处理工艺采用国际先进的超滤膜处理技术,浸没式超滤膜为PVDF超滤膜元件,膜丝采用中空纤维形式,膜有效孔径不大于0.05μm。出厂水浊度小于0.1NTU(国标为1NTU);两虫、细菌去除率≥99.99%,其它各项水质指标均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且抵抗水质风险的能力强。三合水厂水质提升工程同样采用了该水处理技术,水厂制水工艺及出厂水质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已安全运行350多天,出厂水质优良稳定。国际制水新技术在泰城的顺利推广运用,使泰安市水质提升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8日讯(通讯员 池庆喜)近日,笔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该局近年来不断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方式,努力打造会计人才品牌,建立健全评价体系,构建了会计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带动...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