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社会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的良好运行态势,城镇居民也在经济增长中分享到了实惠,收入水平呈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泰安居民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泰安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由“十五”末2005年的10928元增长到“十一五”末2010年的21403元,增幅达95.9%,年均增速达14.4%;可支配收入由“十五”末的10337元增长到“十一五”末的19953元,增幅达93.0%,年均增速达14.1%,居民收入呈现多元化增长态势。
2013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01元,同比增长9.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9%。从收入构成看,各分项收入均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从收入来源看,居民收入空间不断拓宽,家庭财产快速增加,收入多元化趋势明显。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7.4%,在居民家庭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逐步繁荣,个体经营者收入增加明显。股票投资、出租房屋和银行存款是当前泰安市居民家庭理财的主要方式,也是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是,居民对物价承受能力的增强并不能否认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生活消费支出增加,物价上涨较多的年份,居民收入增加额中应对物价上涨的支出就比较多,居民增收的相当部分都要为高涨的物价买单,这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受到了限制。因此,虽然说城镇居民收入这几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居民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增强,但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却不可忽视。
对高收入家庭影响不大
虽然市场价格上涨较快,但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说,快速增长的物价带来的影响极其微弱,还远不至于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物价上涨对高收入家庭生活影响不大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高收入家庭收入增幅较快,从历年泰安城市居民收支情况来看,高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13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5年增长378.91%。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日常支出当中,食品占的比重相对较低,并且近年来比重呈下降态势。2013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14.7%,占可支配收入的8.98%。而2005年全市高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31.13%,占可支配收入的17.56%。
中等收入家庭尚可承受涨价压力
由于食品类、居住类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价格普遍上涨,因此中等收入家庭在这方面支出明显增加,2013年食品类支出占中等收入家庭消费性支出的41.2%,而2005年这一比重为35.13%。中等收入家庭对物价上涨有明显感觉,但中等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中等收入家庭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低收入家庭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构成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大致有:无生活能力的老、弱、病、残,低保户、失业人员、无一技之长的下岗职工、打零工、摆小摊等人员。对物价上涨感觉最为明显的无疑是低收入家庭,由于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大,低收入家庭这两大类的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50%以上,个别低保户每月用于食品居住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75%左右。低收入家庭的日常支出当中,食品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并且近年来比重保持在40%至50%之间。2013年全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52.83%,占可支配收入的40.27%。而2005年全市低收入家庭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47.47%,占可支配收入的49.13%。与此同时,低收入家庭2013年可支配收入比2005年增长110.62%,低于172.83%的全市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水平。
由于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群体在无法增加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只能把消费限制在米、面、蔬菜等最基本的消费品上,同时还要减少肉禽类和油脂等消费品消费量。从人均消费量及人均消费金额来看,全市低收入家庭受物价波动影响要大于中高收入家庭。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房屋登记法律法规政策知识,服务高新区企事业单位发展,12月17日,市房产管理局高新区直属分局联合市地税局高新区分局、市商业银行高新区支行,举办房产登记培训班,高新...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