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倪青华
季春的徂徕山,槐花绽放,樱桃挂红。4月12日,在徂徕山南麓一片郁郁葱葱的樱桃园里,前来察看樱桃长势的泰安“绿地头”电商老板陈锋与良庄镇高胡村党支部书记高炳强边走边谈:“高书记,前几天我们通过航拍徂徕山樱桃基地宣传,已经在线上预售高胡村大樱桃2.5万公斤,我们计划4月25日进驻村里,开始正式收购,请村里给我公司预留出大樱桃50万公斤,我们保证现金高价收购。”
还未成熟,就已售出。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徂徕山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高胡樱桃园是该片区重点培植的精品园场之一。近年来,该片区立足山区实际,坚持规划一处园场,引进一家电商,培植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在贫困村、贫困户比较集中的徂徕山区着力实施“精品园场+互联网”脱贫工程,走出了一条借力电商加快徂徕山区农业转型、农民脱贫的路子。
出“点子”
找准山区脱贫新路子
泰安东南,牟汶河畔,拔地而起的徂徕山犹如一条绿色的苍龙连绵无垠。这里,便是打响山东抗日第一枪的地方。1938年,英雄的徂徕儿女,在中共山东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启了山东抗日武装斗争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的伟大征程,徂徕山区成为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和革命老区。
“徂徕山东西横亘30公里,在岱岳区境内分布着良庄镇、房村镇、徂徕镇、化马湾乡4个乡镇、136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因地处山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徂徕山区成为岱岳区贫困村、贫困户的集中区,其中省级贫困村50个,市级贫困村4个,贫困户11628户,贫困人口23350人。”岱岳区农业局负责同志说:“从2012年起,区委、区政府围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区别条件,精准定位,对症施策,对全区17个乡镇(街道)实施片区分类发展战略,全区分为五大片区,环徂徕山区四乡镇被定位为现代农业片区。”
针对徂徕山区跨度大、分布散但生态环境优、果蔬生产基础条件好的实际情况,岱岳区现代农业片区立足山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靠山吃山,把发展精品园场作为加快山区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在环徂徕山区乡镇重点规划建设了青青农场、德来美庄园、高胡樱桃园、盛世仁和酿酒葡萄园、徂徕黄金梨园、山阳红毛山羊养殖场、岱绿特蔬菜种苗基地等精品园场45处,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依托精品园场鼓起了腰包,走出了贫困。
地处徂徕山前怀的良庄镇高胡村是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4年前,这个仅有218户人家的村子就有贫困户94户,村集体经济更是一无所有,高胡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2012年,片区指挥部和良庄镇政府根据高胡村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将该村列为大樱桃精品园场培植点,帮助村里进行土地整理1000亩,新发展优质大樱桃1000亩,嫁接改良大樱桃1000亩,建成大樱桃精品园2000亩。
谈起发展精品樱桃园给村里带来的变化,30多岁的果农高伟掰着指头算起来:去年,他家200棵大樱桃收入9万多元,今年他家又有100多棵樱桃进入初果期,樱桃收入可望突破15万元。而在2012年前,高伟还是村里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人到30多岁也没娶上媳妇。正是靠着精品樱桃园,他盖了新房,娶了新娘,奔上了小康。
像高伟一样,高胡村218户村民中有214户种樱桃,成为名副其实的樱桃专业村。去年,该村大樱桃总产150万公斤,收入60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82个贫困户一招脱贫,高胡村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李梓楷 味道就像书签,夹在一本叫做“回忆”的书里,表示出一个个最柔软的地方。 ——题记 为了我上学时照顾我方便,爸妈把土地赁出去,在城里租个偏陋的小房,打起了工。有爸妈的地方...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