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承载,对经济发展全局至关重要。当前,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全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关键举措。即日起,本报推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专栏,解读《关于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带来的各项利好政策,以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本报5月8日讯(记者 张中乾)日前,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快推动供给侧改革,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去年,全市GDP总量达到3100多亿元,其中工业占到45%左右,在财政贡献中也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并处于合理区间依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工业保持平稳发展,将为泰安市经济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据了解,市经信委作为文件起草者、倡导者和推动者,按照市政府要求,牵头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汇总各部门提出政策基础上,从产业、科技、金融、财政、政策和奖励等6个方面,提炼了国家、省现行最有效的政策,同时立足泰安实际在财政、金融等方面进行突破性创新,最后形成54条政策措施。
产业政策包括支持重点产业振兴、支持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搬迁改造,设立提质增效资金,实施省、市贷款贴息,对电子信息产业实行税收优惠,设立节能专项资金等,有国家、省、市各级对相关产业进行资金支持的12条内容。科技政策包括企业研发支持、保险补偿、税收优惠、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创新成果转化、支持技术中心和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奖励、品牌建设、标准化奖励等10条内容。金融政策包括创新金融服务、化解担保风险、深化政银合作、设立过桥还贷资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还款方式、降低融资成本、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等10条内容。财政政策包括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实行创业补贴和创业贷款贴息,对企业改制进行补贴和资金支持,生产要素交易平台奖励,支持发展资本市场各类融资机构,对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再投资、出口和外包企业实行支持等15条内容。环境政策包括降低企业保险费率,实施稳岗补贴,进行电价调整、推荐企业参加省直购电试点,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工业指挥部作用提高服务水平等5条内容。奖励政策主要是建立政府对银行业机构的评价体系、实现政府对银行机构的考评,建立重要干部推荐机制等2条内容。
“新常态下,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市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对促进全市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市经信委主任王光锋表示,《意见》有许多重大突破,比如市财政筹集5亿元用于政银合作,合作银行对存入的政银合作风险保证金放大10倍支持企业发展;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自主品牌、知识产权、商标专用权等企业无形资产质押贷款业务,支持金融机构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落实好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等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创新,降低企业“过桥”融资成本;明确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强化目录管理,市经信委将会同财政局建立全市优质企业目录。
目前,泰安市首先从泰山区、岱岳区、高新区选定100户重点企业,建立全市第一批重点支持企业目录。“政策涉及经信、科技、财政、金融等多个部门,要把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到位,我们要积极协调,搞好配合,充分发挥好各部门作用。当前重点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入企入户,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王光锋表示,市经信委和财政局将建立重点支持企业目录,把高新区作为试点,积极探索帮助企业化解资金链风险,加快转型升级的好模式,发挥好典型引导作用,确保政策取得好效果,走出一条泰安工业转调创的新路子。
新闻推荐
龙头企业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建立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支持家政服务企业“走出去” 家政服务业迎来多重利好
在近期出台的《家政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泰安市提出了加快家政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方案》中提出的主要任务和实施路...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