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丰,硕士研究生毕业,放着外企中层岗位不要,非要回村。在外人看来她是傻子,但她心里知道,回乡不为别的,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乡村梦”。
回村5年,李丰有过委屈,遭过嘲笑,但这都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更坚定了她要改变家乡的决心。2019年,李丰被推举为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
2011年,李丰26岁,研究生毕业后,在济南一家知名外企工作,随后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这在外人看来,是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但从内心讲,她并不喜欢。
上大学时,李丰学的是园艺学,研究生学习了茶学。她知道,只有回到家乡,才能将所学用到实处,才能实现心里那个“乡村梦”。
2015年过年回家,李丰跟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遭到一致反对,母亲说:“辛辛苦苦把你供出去,现在却要回来,这么多年学你是白上了。”
“近乡情更怯”,更何况当时自己就在“此山中”。年后,李丰找到村里老书记表明想法。老书记听后,激动地说:“咱村一直想发展乡村旅游,正需要人才,你们大学生回来工作,我举双手赞成!”老书记的支持,坚定了李丰回乡的决心。她毅然辞去了工作。
万事开头难。回村后,李丰才意识到,乡村不只有河水清澈、绿树成荫,还有简陋的条件、不固定的作息和千头万绪的工作。有一段时间,她情绪很低落,甚至有过离开的想法,但想起回乡的初心,李丰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创城打扫卫生、照顾贫困户,改厕做工作……村里的大小事,只要能出上力的,她都全心全意参与,村民认可了,李丰就更有干劲,工作也变得顺畅起来。2016年10月,她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
2019年11月,老书记退休,李丰被推举为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班子调整后共4人,平均36岁,是全镇最年轻的班子,但也因为年纪轻、经验少,一些村民对他们不够信任。
第一次班子会上,李丰跟大家说:“年纪轻固然经验不足,但也代表有冲劲、有干劲,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取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他们集中利用一个月时间,走访全村每一户,扑下身子、虚心请教,确定了“项目带动、资源统筹、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子,逐步规划起村子发展振兴的“大蓝图”。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村里的绘画写生基地落成后,因缺乏管理人才,一直没规范运行起来,除接待几次培训外,利用率不高。基地不大,引入专业管理团队不切实际,如何实现基地良性运转一直是个大难题。
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李丰带领班子,充分发挥年纪轻、学习能力强的优势,从培训机构专门邀请讲师,购买管理经营书籍,恶补相关知识,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以开展绘画写生、人员培训、融合训练为主的发展方向,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运营方案。基地运营逐渐步入正轨,2019年为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
亓家滩村有种植艾草的传统,党支部瞄准这一商机,依托全市“百企联百村”行动,同山东仙婷生物科技公司合作,投资41万元,建设了8处加工车间、1处仓库,集艾叶收购加工、产品包装、定向输出与分散出售于一体,并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免除村民后顾之忧,年可实现集体和村民增收3万元。
亓家滩村绿植覆盖率80%以上,主要种植大樱桃、甜桃、猕猴桃、板栗等果树。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村里最大的宝藏,多数村民以果品销售为主要经济来源。
但近年来,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网上购买果品的人越来越多,每到收获季节,村民不仅没有丰收的喜悦,还愈发为果品销售发愁。
为解决村民心头难题,村班子带着村里几名年轻党员,成立电商服务队,为村民提供免费培训,教授网页制作、网络营销等技能。现在,全村80%的果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打响了特色农产品品牌。
要想富先修路。以前通往村外的路从邻村穿过,不足4米宽,大弯小弯十多处,出行不方便不说,还有很大安全隐患。
去年底,村“两委”确定了修通村路计划。道路规划全长约1000米,路基宽度12米,硬化宽度8米,包含2座桥梁,计划总投资700余万元。建成后可直通博阳路北段,为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很多村民茶余饭后都自发到施工现场帮忙,大家都期待着这条路早日建成通车。
对于亓家滩村的未来,李丰很有信心,她说:“下一步,党支部将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在扩大电商规模、壮大集体产业上下功夫。我们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用奋斗和汗水打通亓家滩的发展致富路,托起村民的幸福安康梦。”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付刚
牛树泰陈莹
新闻推荐
主持人: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校车发展的建议,是基于何种考虑?嘉宾: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住宅区建设集中,教育资源持续提质扩容,在校适...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