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柏拓
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天水市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持老年人优待证进入公园和乘坐公交车优待的问题逐步得到了落实。但是,持证如厕免费的问题,仍然是“纸上谈兵”,仅仅停留于政策法规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记者的一次体验采访,对此进行了探索。
记者体验:
老年人如厕优待证难派用场
10月30日,记者跟随两位王大妈及杨先生来到秦州区民主西路药业大厦对面的一家公厕。就在公厕管理人员等几位老人掏钱时,几位老人掏出的却是《甘肃省老年人优待证》。“咱们有《老年人优待证》,能免费吗?”见此情景,管理人员态度倒是很好,但却说:“我们的公厕是承包的,不管证不证的。”尽管这几位老人费了一番口舌,但终未享受到该享受的优待。
随后,大家又去了秦州区青年北路的一家公厕,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面对老人们的质问,公厕管理人员耐心地做出了解释,理由还是他们的公厕是承包的,不能给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
在跟随这几位老年人体验期间,记者就如厕是否被免费问题随机对街头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大家的回答是除了天水湖畔及旅游景点的公厕免费外,城区的公厕都要被收费。赵先生告诉记者:“10月底去龙城广场北面的一家公厕方便时,我还特意问是否能对持《老年人优待证》的老年人进行优待,管理人员回答得很干脆。他们说‘咱们这儿没那规定\’。”老市民张先生也对记者说:“我经常去街头的公厕,但从来没享受过免费优待。”
接受记者采访时,秦州区老年协会的金会长也说出了老年人持优待证去市区如厕难受优待的现状。他说:“由于身体状况的原因,老年人大多尿频、尿急。一旦出门时忘记带钱,如厕便成了问题。持有老年人优待证的老年人和公厕承包人或者管理人员之间为此发生争吵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还恶言辱骂老年人,甚至发生打架的事件也有过。每当这时,有的老年人不得不在巷道的偏僻之处方便,致使这些地方成了便溺之地,一到夏天便臭气难闻,使城市环境卫生难以保持洁净。既难为了老年人,也有损城市市容市貌,职能部门真该重视一下这个问题了。”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记者陈少娟【本报讯】11月5日至7日,由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石虹带队的省委组织部调研组深入天水市,就县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开展创先...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