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伏羲大典举行之前,记者采访了金石文化专家、河北省金石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俊卿。他对天水伏羲文化的热情、对金石文化的稔熟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俊卿说,这次应天水市金石文化研究会邀请,河北省金石学会代表团一行六人参加公祭伏羲大典及天水市首届全国拓片邀请展,确实是一个机缘。第一次来天水,感觉天水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魅力之城,也是陇右大地的一颗明珠。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短暂的接触,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既是羲皇故里,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相信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针指引下,天水的建设和发展会越来越好。
那么天水的金石文化遗存在全国的影响如何呢?李俊卿说,天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古人留下了大量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碑刻,比如东汉晚期的汉阳太守刘福功德颂摩崖刻石,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天水伏羲庙里的明清碑刻,传承着人文始祖伏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区别于其他地域的天水特色文化和符号。伏羲画八卦,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开启文明的祖源,其中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思想,对于建设和谐文明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李俊卿说,河北金石学会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以研究金石为主的省级学术团体。这次来天水,一是感受天水的古老文化,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增强了河北和天水及来自全国的金石专家友谊,强化了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同时他谨代表河北金石学会,向天水相关部门和领导发出诚挚的邀请,欢迎天水金石同仁有机会到河北考察燕赵金石文化。
通过金石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金石同仁的一致目标。李俊卿说,传统的金石文化包含了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学以及书法艺术等方方面面,金石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上海、杭州、苏州、天津、北京、绍兴等省市,都组织举办了金石展览和学术研讨会。通过金石专家学者扎扎实实组织开展好金石文化的学术研究、抓好金石传拓人才的培养,就是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贡献。
谈到如何发掘天水金石碑刻资源?李俊卿热诚地建议,天水市金石文化资源丰富,在保护好金石文物的同时,天水市金石研究会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通过组织金石学术研讨会,普及金石文化讲座,来推动和弘扬天水传统文化。天水金石文化研究会,在天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举办的这次全国首届金石拓片邀请展,既弘扬了伏羲文化,同时也弘扬了天水金石文化。他相信,在天水金石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发掘好天水金石文化资源,为天水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说到参加祭祀伏羲大典,李俊卿感叹不已。他说,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由此也成为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羲皇故里,天水对伏羲的祭祀活动源远流长,自秦时就有记载。近年来,在天水市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伏羲祭祀大典已经成了天水的文化品牌,才使得华夏儿女从全国各地聚集而来,有机会到现场参加这样规模宏大、庄重神圣的祭祀活动,他很激动,也深感荣幸。来到天水他发现街道上随处都能看到关于伏羲大典的宣传,包括很多商铺的门口,这表现出了天水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都能统一到一个共同的活动规划中,外塑形象,内有精神,可见伏羲文化在当地已深入人心。伏羲祭祀大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公祭活动,除了祖脉文化,还有学术交流、文化展览等一系列规模广泛的大型活动,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吸引力,这种传承与开拓、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时代精神,使得天水的文化有了独一无二的鲜明特色,也将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旗幡幢幢,心香冉冉,古乐悠悠。6月22日,来自五湖四海的华夏儿女同聚羲皇故里,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仪式上,远归的游子,不论是鹤发老者还是年幼孩童,燃一柱心香,心有所念,情有所系...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