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陋的设备,精修出石头最美的容颜
▲去芜存菁,把最美的纹理做出来;心里勘正准了,才能磨砺生光
在赏石艺术独具文化魅力的舞台上,人们对于九眼石页岩这一神奇石种的艺术呈现,历来都是闪烁其词,觉得石头神秘玄幻的纹理,非一般人所能探知。为此,人们将专攻九眼石页岩的艺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制珠人。
天水市虽不是这一石种产地,却有一位专攻九眼石页岩的大工匠。这位蜚声石界的大工匠名叫张建军,行里都喊他雅号“眼石之王”。经他手磨制出来的九眼石页岩珠子,形好色味亮,温润不干燥,他的活儿,国内一绝。
8月17日,记者采访了他。在他创设的天珠源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刚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全国蒙天珠(九眼石页岩所做珠子的一种称谓)大展上捧得金奖归来的张建军。“没有啥神秘的!非要说神秘,就是我做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能做成个啥样子。”张建军快言快语:“工序说简单也复杂,做时的每一秒都是对原有设想的颠覆和重置,下一秒会是啥,谁也不知道。”据了解,磨制加工九眼石页岩珠子,工序繁多,切割、取形、打磨、修复不说,就抛光皮色的过程,各个匠人做法各不相同。
记者注意到,张先生在做珠子的时候,先从手机音乐中调出要听的音乐,尔后戴上耳机专心致志干活。刀具飞转、砂轮回旋,手攥九眼石页岩的张先生目不转睛,全身心投入在瞬息万变的工艺流程中。一会儿在灯光下凝视,一会儿盯着珠子沉思,站在一旁的记者,从他目不苟视的眸光里,懂了业界所言制珠人的“神秘”,其实就是人们对潜心用情做珠子的艺人们,身上所流泻出来的关于工匠精神的认可与尊敬。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感受到备受业内赞誉的张先生虽立足天水,却对博大精深的赏石文化见解深刻。他说:“工艺方式各个匠人各有心得,心里懂石,却不苛求于石,就是大境。至于好还是不好,一千个观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据了解,张建军的天珠源工作室,已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新闻广电局授予了“文化集市生产基地”,天水赏石艺术也因为他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越来越多地站在了国家级的平台上。祝福年轻有为的张建军,为天水赏石文化赢得更多的骄傲。
▲轻与重,存与废,都在这举轻若重的精微掌控中
▲赏石艺术,就是静心品读之后的发现美,是心智与博学擢升出来的文化美。 每一位制珠人,无不把静心品读当成是对自己技艺的一种提升和锤炼
新闻推荐
萤火之光 传递真情温暖世界 三阳川萤火虫爱心公益服务队开展慰问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陈少娟8月16日早上9时,三阳川萤火虫爱心公益服务队部分志愿者一行17人,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来到麦积区石...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