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董马海涛
清明前的罗坝镇,小麦和山间的树木,陆续开始发出了新芽。3月29日,礼县罗坝镇酒店村的杨晚社起了个大早,将前段日子从山里捡回来的苦格菜装上车,运往酒店村富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过称卸车后,从合作社负责人郭菩渡手中接过钱,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罗坝镇属于半阴湿山区,附近山林茂密,乌龙头、蕨菜等山野菜产量大、品质好。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使得乌龙头、蕨菜、苦格菜等这些昔日普通的农家山野菜,成了城市餐桌上的稀罕物。面对这一商机,2015年,郭菩渡与好友筹集资金800万元,成立了富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山地200亩,种起了乌龙头、苦格菜。
“我们村土壤贫瘠,农户收入微薄,以传统种植的经济收入考量,很多地块连化肥钱都挣不出来,而种植乌龙头和苦格菜就不一样了,亩收入能达到5000元。”说起种植山野菜的初衷,郭菩渡有说不完的话。原来,当头脑灵活的他了解到外地人种植野菜获得较好的收益后,便主动找到村“两委”成员商量,决定把山野菜从山间“请”到地头。
好好的土地不种粮食,要种野菜,这对于部分思想保守的村民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为增强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郭菩渡和村干部带领部分村民先后到青海、天水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乌龙头、苦格菜等山野菜种植技术。
同时,为了能够规范山野菜的生产和销售,让这一产业真正成为村里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支柱产业,合作社注册“秦园春”商标,并鼓励和吸纳周边农户加入,成为社员。“合作社实行的是贫困户务工就业帮扶政策,也就是流转土地的贫困户可以常年在野菜地就近务工。”郭菩渡说。
2018年,富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苦格菜产量达到12吨,产值30万余元。合作社发展骨干会员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今后,我们村上将利用这个合作社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鼓励更多的周边群众种植山野菜,以此来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谈及今后的打算,郭菩渡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王军在天水市职教园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强化责任担当紧盯目标任务 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吴丽娜】4月3日,天水市职教园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19年第一次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市职教园...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