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璞
本期对天水南宅子所藏的一副清代楹联进行赏析。联文如下:
宠锡枫宸,引年典重荣鸠杖;
仁施梓里,颂德声齐祝鹤龄。
上款为:季贤何老先生荣举乡耆志庆;
下款为:敕受修职郎候补教谕眷晚生李助顿首拜。
楹联释义:在皇帝的宫殿中光荣的接受皇帝恩赐的鸠杖,让皇家对年老而贤明的人加以尊养的仁爱之风广施家乡,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大家一起祝贺他享有高寿。
此联撰写者李助,官授修职郎,是正八品官员。修职郎官职始于宋代,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登仕郎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元无此官名。明代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从八品初授边功佐郎,从八品授修职佐郎。修职郎、修职佐郎是正八品和从八品文官的散阶,也就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李助本人的情况暂不可考,落款称谓显示他是何老先生外亲戚家的晚辈,他的实职工作是协助知县管理一个县文化教育的官员,即教谕。
历史中有很多我们并不清楚的东西,因此才有了历史学和考古学,我向来主张,对于因资料不全或缺失而搞不清楚的人和事,不要过早下结论,可以等等,等到资料齐全时再定性,这才是正确的研究心态。当然,我们也许穷其一生也不能把一个谜团彻底解开,但这并不影响历史的发展和新的历史的发现。比如,我们之前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随着大地湾的挖掘,中华文明起源被推到了八千年!那么,今后会不会还能向前推进呢?我以为那也许是必然的!天水砚房背后贾家公馆的主人贾缵绪,长期以来在天水能看到的资料都说他是麦积花南阜人,且广为引用。通过研究贾缵绪墓志铭我们发现,他是广东惠州花南镇人氏,其父及祖父都曾在惠州做官。由此可见,研究是一个过程,结果会随着过程中要素的变化而变化。
清代以来,天水及周边中进士做官的人很多,因为很多原因我们暂时无法知晓一些人的情况。本文提到的李助官职很低,也许在一些文献中没有录入,也或者是文献不全造成目前无法查询的现状,但这并不影响其文学作品和书画等艺术作品的传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暂时不清楚的人或事,恰恰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李助的对联书法饱满典雅,力透纸背,每字每笔都一丝不苟,绝不逾规,极好地表达了对何老先生的崇敬之情。此联为木质,阴包阳刻,总长215厘米,宽22厘米。顶部刻莲蓬,设绿色;底部刻勾莲纹,设红色。整个风格搭配联体木质本色和黑色正文,既凸显厚重感又传达喜庆的氛围,可谓相得益彰。
古人做事精细,没有现代社会浮躁的通病,对于艺术的苛求绝非一般。除了联句和书法本身外,刻制时的整体考虑也是非常精妙的。比如勾莲纹,作为象征纹饰最早出现在埃及古王国时期,象征着生命与太阳。中国莲花纹饰的形成过程是莲花自然形态和其所体现的美好象征意味的自然融合,凝结了中国独有的象征意义,人们由莲花盛开而延展为生命的延续,被视作是多子多福、子孙繁衍的象征物。由莲花为水中之物而用其作为厌火的符号,喻示着由烦恼到清静的升华过程,象征着圣洁与不灭。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借鉴古代文人做事态度和方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蔚军平】5月5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五一”期间,全市未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未发生重大交通、火灾...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