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东道东段中央绿化带海绵城市试点现场
本报讯(记者 段海洲 通讯员王超)市住建局强化措施,采取领导包抓、用图说话、逐月考核等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一是扎实推进锦绣新城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积极开展春季绿化工作,栽植七叶树、国槐等790余棵;锦绣五路西段完成道路硬化。截至4月底完成投资1680万。二是继续做好九州东道道路建设收尾工作。完成了跨高速桥梁西侧路面铺装、海绵城市试验段草皮铺设以及二标段路边护栏安装,完成投资130万。三是探索城市微循环交通系统建设。对北市区进行深入调研,拟定了梅苑小区、光明巷、芳草巷等5处城市微循环道路改造项目,打通一马路—二马路—河堤路交通连接,缓解了重点地段的交通压力。今年将以光明巷(光明桥—万物商场)改造为重点,先行试点推进。四是力促“国企进铜”项目尽早开工。建筑工业化科技建材生产基地项目落实了包抓领导和责任科室,配合陕建投资集团制定了2016年度项目进度计划,考察了项目原材料供应市场,协调解决了项目开工前手续等有关问题。五是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组织有关人员多次赴西咸新区调研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营管护工作。成立了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专项负责商洛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护、运营和项目咨询。邀请社科院、省规划院等专家全程跟踪指导,多次召集各区县政府、市级有关部门、各工业园区、各管线单位分管领导对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计划,编制了《铜川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已通过市级审批和省级技术审查。制定了中心城区3年、5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库和滚动投资计划。计划3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53公里,总投资31.2亿元,5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70公里,总投资41.6亿元。六是迅速推广海绵城市建设。邀请省规划院、西咸新区专家指导,编制了商洛市供水、节水等专项规划,修编了排水防涝、再生水等相关规划,把构建海绵城市的理念、思路和行动计划融入绿地建设、排水防涝、道路建设等方方面面。梳理了试点项目库,共计8大类、65个项目,总投资12.4亿元。已在九州东道东段中央绿化带开展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目前已全面建成。大唐养生园、植物园、申河湿地、锦绣新城等近10处重点项目已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开展改造,新建区域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编制了《铜川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三年实施方案》,正在全力争取省级试点资格。今年将以试点区域为重点,组织有关单位统筹有序推进,确保新建项目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建成区结合棚户区改造、旧城改造等工作逐步更新,不断扩大海绵城市覆盖范围。重点实施朝阳公园、市委党校、中医院、领地未来城、大唐养生园、城市运动公园等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完善雨水收集回用设施。七是加快村镇建设。组织区县向省住建厅上报了黄堡重点示范镇和照金、陈炉文化旅游名镇2016年建设计划。共包含项目42个,总投资5.96亿。督促区县完善2015年农村危房电子档案,做好2016年危房改造准备工作。按照中省有关要求,扎实核定十三五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并安排各区县依规公示确认。
为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市住建局采取措施,一是采取领导包抓制。每个项目均安排一名局领导和一个业务科室具体包抓,负责日常业务的督促办理和协调服务。不定期抽查工程进展,现场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二是建立项目情况实时通信群。建立了住建系统qq群、微信群等实时通信群,第一时间发布最新工作要求和工作动态,及时掌握有关情况,上传下达更加便捷通畅。三是开展用图说话活动。安排专人,每周对各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实地调查,拍照取证,并在铜川住建网公开对外发布,目前,已先后发布用图说话项目进展信息370期。四是采取分段目标任务制。每月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当前重点工作情况,梳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完成时限,次月会议回顾汇报进展情况,通过将项目分解为阶段性任务,逐月考核落实,推进项目整体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金)2016年,商洛市保险业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和省政府、市政府《实施...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