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赵婧
2016年的药王故里,一阵细雨过后,走进铜川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干净整洁的住院部,朱少华主任正在耐心地给患者查体,他对肿瘤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经常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素养、家庭环境、心理素质等情况制定适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成为很多患者心目中的“抗癌卫士”。
爱能使生命创造奇迹,医护人员的真心关爱,家人的贴心付出,对于肿瘤患者至关重要。年近八旬的栾老太太患直肠癌,手术时病变已侵及浆膜层,术后复发机率高,面对患者及家属的忧虑,朱少华先稳定了家属的情绪,耐心地给患者讲解调整心态,反复沟通,患者思想负担减轻了,食欲好转,身体状况恢复,顺利地接受了一周期的小剂量化疗,目前病情稳定。
很多肿瘤多发于老年人,患病后因消耗身体很快虚弱,加上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手术、放疗及传统化疗无法实施,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在病痛的的百般折磨中离去。但今天在铜川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朱少华和他的同事们正在创造着“生命的奇迹”。
六十八岁的孙大爷春节过后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检查后发现左肺癌已合并肝脏多发转移,手术没有机会,因肝脏为多发病变,放疗也无适应症,那就只有化疗了,但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只有3700/立方毫米,不能接受化疗,癌痛折磨着患者,严重时彻夜不眠。后来孙大爷来到了铜川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接受规范化的癌痛治疗及低糖环境下小剂量化疗。一个周期化疗后,癌痛消失,体重增加2公斤,整个化疗过程中无恶心、呕吐、脱发,出院时白细胞计数3600/立方毫米。
朱少华讲到,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提出了瓦氏效应:癌细胞主要使用糖酵解作用取代有氧循环的现象,即癌细胞耐受低糖能力差。当我们让癌症患者血糖降低时,以传统化疗十分之一的化疗药物剂量给患者,即可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化疗效果,同时降低了传统化疗因用药剂量大而出现的许多毒副反应,扩大了化疗适应症,给一些晚期癌症因年龄大、骨髓储备差的患者带来了新生。朱少华说,在低糖环境下小剂量化疗的同时,用祖国的传统中医药,可进一步减轻化疗副反应,同时大大提高化疗效果。
56岁的梅女士,十年前行右乳腺癌根治术,今年3月,梅女士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右髋关节疼痛,经医院检查后发现乳腺癌复发合并左肺、右髋关节转移,家人东借西凑筹了一些钱让她去看病,梅女士哭着不去。最后,经过家人的耐心说服,梅女士来到了铜川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经过朱医生低糖环境下小剂量化疗及中医药辨证论治,梅女士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住了一个月,除合疗报销外,患者花了不足3000元。
朱医生认为,现在癌症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他呼吁大家爱护环境,热爱生命,劳逸结合,不暴饮暴食,不吸烟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医务工作者,朱医生和他的同事们表示,他们要为癌症患者分忧解难,铜川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与陕西省肿瘤医院建立医联体技术协作关系,开通绿色就诊通道,患者可直接转入省肿瘤等大型医院,诊断明确后,需要手术的及时手术,手术康复后及不能手术的可以回到铜川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继续接受专业的、规范化的治疗,这样既缓解大型医院人满为患的压力,同时也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新闻推荐
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社会事业服务团 发挥人才作用 服务基层群众
6月3日,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社会事业服务团与市电信公司工会联合举办了铜川电信首届“幸福家庭—爱生活”员工厨艺大赛。本报讯(记者张长江)6月3日,在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