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 本报记者 郝萌摄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本报记者 陈娜
步入农历五月,铜川大地已是草绿茑飞、树木繁盛时节了。每到端午时节,整座城市总是那么地热闹而忙碌:早熟的桃子、糯香的粽子、清香四溢的美丽香囊……
又到一年端午时。那街上鲜艳的香囊、飘香的粽叶,无不向人述说着端午节的即将来临。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美味。还未到端午节,许多精明的商家就已经将各式粽子摆出来,供人选购。但仍有不少人喜欢自己动手,上街买来粽叶,一家大小围坐在一起,亲手包粽子,其乐融融。
端午节小孩戴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点缀装饰。每到节日前夕,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兜售香囊的商贩,玲珑可爱的造型甚得孩童喜爱。有巧手者,自己买来丝布、香料,缝制出各种不同造型的香囊,送亲友更显心意。大多数人家会在端午节清晨,给孩子在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绳,寓意保安康,孩子们则一边兴奋地戴着香囊,一边挥舞着戴着五色线的双手。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蒿作为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早早将艾蒿买回来,插于门眉,视为吉祥。人们还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样做可以使蚊虫等不上身。
端午风俗一年又一年地沿袭下来,一家老小团聚在一起,吃粽子、戴香囊、挂艾蒿、点雄黄酒,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是享受着浓浓的亲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刚)5月16日下午,市科协召开全市科协系统工作座谈会。市级学(协)会、区(县)科协、有关企业科协主要负责参加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去年的亮点工作和今年工作设想,并对市科协工作提出...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