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郑养平
冯世才曾是一名矿工,因为企业转型,现在他成为铜川矿业王石凹康源生态农业科技园的一名管理员。
冯世才今年49岁,中共党员,1986年在王石凹煤矿参加工作。抱着为煤炭事业奉献的坚定信念,他每干一项工作、每跨一个历程,都留下闪光的足迹。他勤勤恳恳地工作,积极乐观地生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并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激发正能量,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性,成为了一名领导认可、职工称赞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工友。
2014年10月,陕煤化集团公司为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的号召,出台十项改革举措,王石凹煤矿被列为8对关停矿井之一。这一决定,不但改变了王石凹煤矿的命运,也改变了冯世才的人生轨迹。
刚听到要关闭王石凹煤矿的消息,冯世才不能接受,“这么大一个矿怎么说关就关啦?”面对矿井即将关闭,自己突然失去生存依托,他茫然了。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抱怨,而是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解读政策,了解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理解企业困难,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并迅速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心态,积极参与矿井回收工作。在回收工作中,他认真组织,即便是一个电缆钩、一枚小道钉都不会丢弃。为了减少损耗率,他宁愿每班多花一小时用凿子一点点翘出水沟盖板,也不用撬杆往出撬,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回收损坏率,出色地完成了组织上交办的回收工作。
分流工作开始后,很多人不舍得离开这里,毕竟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有感情。他积极配合组织,带头多次到班前会与职工面对面,谈道理,明确形势,对有思想顾虑的同事耐心开导、讲解政策,再次发挥了一个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他的话说就是:“企业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党员干部不能乱,更要服从命令,听从统一指挥。”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已被分流到陕北一家电厂的工友杨正明高兴地说:“当初不是老冯多次到我家做工作,劝我下决心,我现在还不知道干啥呐,这里工作环境好,收入也有保障,这次走对啦!”。
面对企业对富余人员的安置分流,同事们或外出创业,或享受内部退养、待岗政策,相继离开了这里。看着别人一个个有了着落,他家里人着急了,一再督促他做决定。可每次,他都耐心的劝说家人:“不急,先紧着大家吧。”
现在,冯世才是王石凹康源生态农业科技园的一名管理员,用他的话说,由矿工变成了农民。面对陌生的工作,冯世才像做矿工一样,丝毫不敢马虎。他用心学习,不断琢磨,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梁艳)7月21日晚,新区正阳路街道办华阳社区秦腔自乐班在阳光广场大舞台参加了铜川市举办的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暨第23届广场文化活动展演专场演出。秦腔折子戏《周仁回府》拉开了节目的序...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