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晓康 罗德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在扶贫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成为国际上毫无争议的“中国奇迹”。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参照国际扶贫标准,中国已有近7亿人摆脱贫困,占到全世界脱贫人口总数的93.3%。而作为在陕西省具有代表性的资源依赖型城市,铜川市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完成这一目标,也成为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面对的挑战。
铜川的特点是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农民等群体庞大,过去发展形态中积累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在当前急剧而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铜川的转型发展尤其面临着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些风险将普遍长期存在,既给社会公众造成一些个体的、局部的高度不确定性,也为群体性社会事件孕育了土壤。对于铜川市政府而言,不仅具有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还面临着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刚性责任,也就是说,“发展”与“稳定”必须并行不悖,“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就促使政府必须通过系统治理化解一切显现的和潜在的重大风险。显然,政府的目标是“宏大的”,责任是“无限的”,然而政府的资源和能力却是“有限的”,如何在无限的责任与有限的能力之间实现平衡,这就要求政府摒弃“单枪匹马”而采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维方式,通过“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本扶贫格局,塑造“统合型扶贫”模式,充分动员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元化主体,运用行政、市场和社会的多元化机制,动员政府、商业和社会的多元化资源,并将这些主体、机制和资源有机整合到扶贫工作中。
铜川市在扶贫工作中当然也遵循了上述逻辑,而且更进一步充分地发挥了自身业务特色,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将现代社会发展出来的一整套金融工具运用于扶贫攻坚和社会治理之中。具体而言,以政府为核心和枢纽,整合全市各金融机构,并与龙头企业、证券商、合作社等主体深度合作,采用行政和商业的手段,既通过政府直接财政投入为城乡贫困人群投保,化解群众的个体风险,还通过设计扶贫农贷金融产品,给予贫困人群便利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造血功能。总而言之,瞄准“政府、市场主体、贫困户”,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系统扶贫模式,既降低风险保障了贫困人群的收益,也促进发展提升了贫困人群的收益。
第一,政府承担责任。首先,政府负责出台政策、通过一揽子政府文件将制度性、框架性的机制和模式确立起来。其次,政府财政投入购买农业保险,通过小麦、玉米保险全覆盖,苹果、核桃、樱桃等特色农作物重点覆盖,并进一步考虑将价格指数纳入保险范围。最后,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卡通整合四十余项惠民补贴,实现金融便利店村村全覆盖,并力争村镇银行尽快实现乡镇全覆盖。除了这些“硬性基础设施”,为了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还通过金融培训促进农村软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开展“金融大讲堂”,将金融意识、诚信观念、金融知识的普及下沉到“村、户、人”层面。
第二,支持市场主体。通过“四台一会”“一村一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效组织贫困农户。如“果易贷”,就通过研究如何卖掉农产品,将农业生产商变成供应商,整合气象台、农科所、收购商等信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并植入到每一个示范点,同时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平台,引入商业保险公司设立保证保险,为农户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进一步帮助各区县企业寻求券商支持,对接资本市场。这些行动最终达到了盘活市场资源,创建市场渠道,打通市场供需脉络的目标。
第三,***到户。扶贫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瞄准问题”,这要求必须建立有效的“瞄准机制”。铜川市通过两个办法实现“精准”:首先是普惠式,这表现为一些惠民政策实行所有城乡居民无差别全覆盖,这样自然也保证了贫困户被覆盖到;再者是通过“规划到户”,从银行和保险业的角度,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启动农村信用工程,对贫困户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做到“一户一评级,一户一授信”,最终达到用贷款和用存款一样方便的效果。除此之外,还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合作组织如互助协会等,按照“责任到人”的要求提供辅导,让协会实现良性运转,使之成为一个农村内置金融机构。以上系统化的瞄准机制,有力地保障了扶贫的“精准性”。
当前的铜川金融扶贫模式已经成型,继续深化和完善这套模式,既能达到政府的施政目标,也能实现商业可持续,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能得到真实惠,可以说创造出了一种真正的“多赢”模式。这充分表明,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随着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和多元化,通过系统的扶贫攻坚事业,特别是通过金融扶贫,中国人古老的愿望“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再只是一个乌托邦,而是一个“可望也可即”的理想。我们期待,铜川市各个部门能够进一步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创造“铜川经验”,实现“早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雷晓康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罗德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讲师)
新闻推荐
绿色低碳环境美 生态文明新铜川 “节能减排在铜川”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为了大力宣传商洛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呈现近年来商洛市在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推动节能减排综...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