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盛四喜 通讯员 田陌
在书画界,年龄长,是个优势。王世秀年岁50多,在上班族里,有年岁优势,可是,就他这个年龄,在国内书画界,就显得还很年轻。但观他的作品,你就会打消这种想法,因为作品,优秀与否,取决于作品,与年岁无关,他的作品是出色的,有着独具一家的特点,显然是优势中的优秀之作。
王世秀成长在平原地区的陕西富平,距离他的家乡不远的北方,能看到北边连绵的山脉。那山脉是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山是峻峭的,也是令人向往的。工作后,王世秀就落脚到了这山脉地带的铜川,身居其中,看到了这山,这山中的河川,河川与湖泊中的水。向往与居住其中的结合,造化出了他的艺术灵气。
关于北方画派的说法,是依据了地理、人物、气候树木等初步条件下而产生的艺术归类总集的说法。谈到王世秀的画作,他就随和一笑。这种随和的性格,正是王世秀的涵养的不经意的表现。评其为山水画家,是有几个原因和根据的。
一者,笔者以为,没有艺术内涵,是称不上山水画家这一称谓的。大凡真正的艺术家,其修为,从几个方面可以显现:性情是否开明大度,学识是否有所积累,思维是否缜密,理论是否完备,书法是否自有得道等,唯有此,加之灵气涌现、灵感显现,就是大修为者。王世秀是具备这些的艺术家。
二者,对美的认识,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因需要努力而增进的;二种,因需要完善而学习的;三种,是因爱好而补充的;四种,是天然的灵性与悟性的结合自有的。王世秀早年就热爱艺术,不是后来因为工作而去热爱艺术,也不是因为要学习什么而懂得艺术,更不是因为要有所发展而去设法摸索艺术,他,是一个因知艺术、爱艺术而艺术的人。
三者,对王世秀的理解,不仅仅依靠理解他的作品,理解他的修为,是要以理解艺术、理解其艺术的特质与其艺术的所有载体构成,去更深地理解他。艺术家之所以艺术,既是其有着同于人们的特质,也是有着在其他方面及艺术灵气方面的不同的: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上,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上,艺术家的表达自有艺术的成分和闪露,王世秀就是这样的人。
谈到山水,北方的山有着崚嶒、粗犷,以及势峭、质坚等特点,水有显冷、显平、显光等表现,水的形式有着水花爆起、水道弯曲、水流急促的一些特征。王世秀在山水画的创作与造就中,抓住北方的山水特质来润笔、运力、构架,扑捉北方山水对他自己心灵的冲撞和对人的震撼的作用力,所以其画品具有独家风范,不落入绝大多数画家的俗套,观之赏之,韵味十分,徐徐而出的就是这种深度的内韵。
笔者收藏和保存的王世秀的山水作品,就有几多:《家在福地》《山重重》。他的《第一场雪》《源远流长》《山路弯弯》等,是陕西艺术界很多人士及笔者所推崇备至和喜爱至极的一批画作。他的画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表述的秦岭山脉的气势磅礴;《云梦山中》将宜君的云梦山再现在纸张上,恍如景色在人眼前;画作《玉华清风》将山的奇峻、云的空濛的隐迹,通过大写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画作《黄土高坡》取材于陕北黄土高原这一背景,画中的流水、树木、羊群,都是原汁原味的本土之物,不抽象,看着这幅作品,既亲切又生动,给人以难忘的感受。
在蕴藏着许多内容的这广博的天地间,艺术的力量闪现的一刹那,给我们带来的是心灵的升华和超然的境界。王世秀的艺术之才,取之于水之灵气,山之秀气,作品给人以启迪,给世界以奇迹。王世秀的作品,将这天地间、山水间的精与神蕴创作了出来,将这美好世界的丰富和多彩展现给了我们,美哉,壮哉。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吕卫东王同利)7月15日,经过铜川供电公司易源电力工程公司线路员工冒酷暑、战风雨,供电公司35千伏崔航T改造线路开挖塔基7基、浇注4基,此项工程正在进行中。崔航T线路为旧线路落地重建的...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