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7月6日李家沟道口修复工程正在施工的场景
读者心声
道口坎坷路难行 群众来电盼解决
“你好,我是李家沟村村民。我们家门口的咸铜铁路李家沟道口两侧的路面大坑小坑不断,常有行人和车辆掉到坑里,村里人一提起过这个道口就害怕,但还要天天路过。要是一下雨,坑就冲得更大了,路就更难走了。希望报社能帮忙联系一下,把这道口修修。”
“你好,我每天上班都要骑车路过李家沟道口。这儿的路太烂了,这两年我掉到坑里好几次,人受伤,电瓶车也不停地修。这路也不长,咋就没人管呢?路边就是火车道,这车来车往的太操心了。”
近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来电,称王益区黄堡镇李家沟铁道口两侧的路面坑洼不平,行人车辆通过十分不便,希望报社能帮忙联系相关部门修复此路,方便大家通行。
记者调查
道口路属铁路部门管辖维护 王益区政府积极协调修复
李家沟铁路道口位于咸铜线K124+178铁路道口两侧,是黄陈(黄堡镇—陈炉镇)公路的起点,道口西边紧邻210国道,南边不远处就是黄堡镇。
6月23日,记者赶到李家沟铁路道口,只见这里的确像群众反映的那样,大坑连着小坑,坑洼的地方集中在铁道两侧,总长大约50米。西边的210国道改造得宽阔平整,东边的黄陈公路也平平坦坦,相形之下,这个道口破烂不堪,严重影响市民出行、严重影响市容。
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拉水泥、石渣的大货车……道口车辆不断,但个个经过都是小心翼翼,就怕掉进坑里。从此处经过的张女士干脆推着自行车走,“这段路近年来都是这样子。我们李家沟的人天天要从这条路上过,附近黑池塬、罗寨、周家村的群众也要打这条路上过。路边还有铁路上的水泥厂,一些村办企业的运输车也要过,这儿是个交通要道口。要是一个车掉坑里,不一会儿路就会堵塞。有时候坑实在太深太大,铁路上会让铲车倒上一两铲石渣,能凑合一半个月,可就是不修路。”
“这个道口还是黄陈公路的起点,去陈炉古镇旅游的人必须经过这里。路这么烂,给游客的印象也不好。”看到记者采访,一位从此路过的黄堡镇干部说。
路烂成这样,为啥没人修呢?记者采访了王益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他说,根据现行的《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30号)第二章第十条第三款规定,村镇居民居住区铁路线路两侧12米范围内铁路道口道路由铁路部门管辖和维护。李家沟道口路东20米有铁路上的水篦子,所以铁路东西20米左右都属铁路上管辖和维护,总计约50米。路烂,群众意见大,王益区政府也急,但自己又修不成。王益区交通局去年曾向西铁分局铜川段反映过此事,积极和铁路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加快该段道路的修复工作。
经办者回复
地方政府铁路部门联手 道口路面修葺一新
王益区交通局心系民生,今年以来,他们克服自身困难,想方设法和李家沟道口的上级管辖单位西阎铁路工务段、梅家坪工务段联系、沟通,请对方到现场勘察,解决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6月28日,王益区交通局领导和西阎铁路工务段、梅家坪工务段相关负责人一起,到李家沟铁路道口实地勘察,双方决定由西阎工务段协调解决铁路部门地下预埋的专用电缆、通信线路问题,由王益区交通局出资对道路进行维修。同时,考虑到施工期间铁路此段要封闭,经协商,铁路部门只能给出三天的施工期限,即7月4日至6日。
由于商定的施工时间太短,王益区交通局只能将此段路修筑成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了增加道路寿命,他们在一般农村公路铺筑4公分沥青路面的基础上,将此段路加厚到20公分。
7月4日至6日,每天早晨5时整,李家沟道口路面修复工程就早早开工了。王益区交通局领导现场指导、督阵,确保修路质量。
7月6日12时,一条全长50米、宽7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贯通了。自此,李家沟道口不再坎坷,过往群众喜笑颜开。
新闻推荐
顾客在母婴用品店选购婴儿服装本报记者韦懿郭璇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与增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孕婴童消费大国。同时,国家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婴童人口将进一步增长,我国孕婴童市场也将拥有...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