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必要给孩子接种疫苗?
关于孩子出生后是否有必要接种疫苗的问题,温宇环表示,孩子出生3至6个月后,从妈妈身体里得到的免疫力会慢慢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此时孩子的免疫力低下,特别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预防接种就是注射或接种菌苗、疫苗等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通过预防接种可以帮助孩子“制造”出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侵袭。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反复得小病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前提必须是小病。目前,12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可都不是小病,有的严重的可引起死亡和残疾。况且有些小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变成大病,有些疾病是可控的,有些疾病是不可控的,所以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传染病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接种疫苗后是不是就一定不得传染病了?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流动儿童也可以享受到预防接种服务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何人均应按照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适龄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有义务协助专业机构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当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或户籍在外地(包括外县区)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家长要及时、主动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以便专业机构妥善安排预防接种计划。
所有的儿童都有获得免疫服务的权利,儿童暂时居住他处时,家长应持接种证到当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预防接种,并由接种医生在相应处登记。
儿童接种疫苗前应注意些什么?
温宇环提醒广大家长,在接种疫苗前应仔细阅读《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家长须知》上的内容,知道孩子在学龄前需要接种的疫苗品种、接种次数以及在什么时间接种。
每次接种均须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由接种人员填写接种记录,避免发生错种、漏种和重复接种。
每次接种前,家长应注意孩子皮肤清洁。接种前最好先洗澡,换内衣,尤其是接种部位,一定要保持清洁,减少接种后感染的机会。
每次接种前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并主动向接种医生说明最近孩子是否生病,是否服药;孩子是否有过敏史;孩子在曾经某次疫苗接种后是否发生过不良反应;1个月内是否自行(在非接种单位)为孩子接种了疫苗等情况,由医生检查后,判断是否实施本次接种。(本报记者 田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孔松山史金民)近日,印台区农业局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培训班,对全区各镇街道办、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的48名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了市农产品...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