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铜川孙思邈纪念馆一楼会议室举办了著名作家李延军长篇小说《黄帝传》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铜川市文联、市作协、市评协、市诗词学会主办,陕西千金药局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市政协原副主席、市慈善协会会长郭平安,市文联、陕西千金药局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孙思邈纪念馆等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以及铜川文化名人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大起拓相,浑天一作”的李延军长篇小说《黄帝传》,是以小说家的语言表现历史,将古时人们的创造力、民俗与礼仪等,自始至终贯穿于全书各章节,是一部叙述轩辕黄帝生平、描写其伟绩、塑造其形象、弘扬其精神的小说作品。李延军以民族自觉和使命担当为己任,三十余年痴心不改,上下求索,认真对黄帝文化考察研究,殚精竭虑,栉风沐雨,克服重重阻力,写就的《黄帝传》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正如陈忠实先生所说,“《黄帝传》是一幢结构复杂的祖屋”。
作品研讨会上,由市作协会员付金荣宣读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对《黄帝传》的荐语。李延军谈了长篇小说《黄帝传》的创作概况。高建龙、刘爱玲、秦凤岗、陈文合、苏云龙、郑智云、东篱、田陌、郭平安等作家、评论家,对作品《黄帝传》一一做了精彩点评。他们对李延军呕心沥血、历时38年所创作的三部曲、150万字的《黄帝传》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高建龙说,《黄帝传》选题重大,不是一般人所能驾驭的,要写好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黄帝这个人物,得拥有相当深厚的知识储备,涵盖天文、地理、考古、民俗、伦理、历史、建筑、八卦、易经、医药卫生、军事理论等相关知识,才能使整部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能突出人文初祖黄帝肇造华夏文明的赫赫之功。这一点李延军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刘爱玲副主席说,小说场面宏大人物繁多,在历史典藉、传说故事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加上合情合理的想象,演绎成一部长篇巨制,这首先考验的是作者的虚构能力。而虚构,是一个作家最基本的功力。相信完成了《黄帝传》,李延军再写《药王传》定会轻松很多。
秦凤岗先生说,李延军的著作是一个“时光隧道”,透过它,读者回到了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见识到了“图腾崇拜”、“走婚制”等原始信仰和原始民风民俗。目睹了先民们发明文字、医药、乐律、陶瓷、冶金术等的艰巨历程,再现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使读者对我们的祖先产生由衷的敬意,为自已是炎黄子孙而深感自豪。
青年评论家苏云龙认为李延军《黄帝传》是立心立命之举、大巧若拙之作。他说,《黄帝传》是一部大书,其构建起的小说大厦,可谓主题厚重、场面恢宏、人物众多、气势磅礴、气脉贯通。它的最大价值,是以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这个理想的人物形象及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了中华文明源头的先祖们筚路蓝缕开创新世界的宏图伟业。李延军对黄帝言语化的上下求索,对传统文化的梳理盘点,费尽心力地创作《黄帝传》,有一些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精气神,令人仰之钻之,感慨系之矣。
陕西千金药局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柳银平为李延军《黄帝传》出版发行研讨会致辞。他说,要坚持文化自信,了解文化,尊重文化,崇拜文化,在铜川这个风水宝地,把黄帝根拾起来,以多种形式宣传推广,带上自信,让中华传统好的东西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发扬光大。
唐云岗调研员在研讨会上总结发言说,一年之际在于春,《黄帝传》提到市文联议事日程,说明文联对作家作品的重视。《黄帝传》顺利竣工,既是李延军的收获,更是铜川乃至陕西文坛的收获。他还说,李延军有一种和路遥一样吃苦耐劳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同时他还对铜川作家下一步文学创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刻苦学习,为创作作品开阔视野。二是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大作品。三是细心呵护,谦虚谨慎,为铜川文学大繁荣积蓄力量。四是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创造铜川文学迈上新台阶的良好气氛。搞好宣传,让作家有荣誉感,充实感,建立高素质的评论队伍,相信铜川文学的春天一定会到来。(付金荣)
新闻推荐
周末,带上家人去照金,在1933广场上放鸽子,赏春景。阳春三月杏花绽放,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随着天气转暖,铜川牡丹园处处生机勃发,不少市民走出家门踏春赏景。带着家人带着好心情,到植...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