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芳)“现在,只要用卡刷一下,想听啥歌都有,我们再也不用来回搬音响了。”近日,正在王益区方舟广场上跳广场舞的王女士说。该区自去年3月获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授牌以来,持续巩固和提升示范区创建成果,聚焦基层村(社区)群众文化需求,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
继续深化创新“一心多点”公共文化服务。建成了5个广场音乐自助服务点和10个小区读书屋,便民又惠民。有效解决老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空间不足、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的供需“结构性”矛盾。
探索城乡文化融合工作。在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试点城乡文化融合工作机制,通过地域融合、人的融合、文化活动融合,推动文化相融、民心相通、城乡联动,形成文化设施共享、文化人才共享、文化服务共享,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消除城乡文化发展差异,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探索实践乡村文化治理及创新发展。引入理事会理念,通过成立乡村文化理事会,建设乡村文化大院,完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推进村民文化自治,增强文化自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目前已建成3个乡村文化理事会,19个“一院一特色”的乡村文化大院,得到省文化和旅游厅充分肯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程红兰)据市发展改革委对铜川市辖区内各大型超市和集贸市场监测显示:10月28日与10月21日相比,本周铜川市粮油价格...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