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栓牢在肉兔养殖基地给兔子喂饲料
初春时节,阳光明媚。
3月13日上午,在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肉兔养殖基地,贫困户王栓牢给兔子放好饲料后,又挨个检查每个产箱,小心翼翼地将兔毛盖在刚出上的小兔身上,以保持产箱的温度。
“从去年6月到现在,我在基地打工已经赚了13000多元了,终于摆脱了贫困户这个帽子。”今年59岁的肉兔饲养员王拴牢笑着说。王拴牢家里有5口人,妻子下肢残疾,常年吃药。村里帮他家栽植了7亩苹果树,并长期在肉兔养殖基地打工。
“我每天喂两次兔子,打扫兔舍,每个月能领到1500元工资。”王栓牢说,以前,光靠种玉米和打零工一年才挣3000多元,维持生活都难,现在不一样了,家门口就把钱挣了。
孙家贬村共有516户1722人,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贫困户82户272人。针对人多地少,经营性资产没有获得较好开发,大部分村民没有稳定收入等情况,村上积极探索,抢抓机遇,在全市率先成立孙家贬村股份集体经济合作社,以“三变”改革为抓手,盘活村级“沉睡”资产,让村民摇身变为股东,确定股东资格497户1809人,确定股份1844.5份,奖励股份数35.5份,每股价值1704.2元,涉及资金314.3万元。通过股份制改革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管理,使村民人人都能够参与集体经济管理,个个都能享受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
2016年12月,村上利用五组旧庄基腾退地,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56万元,建立了一个肉兔养殖基地。其中39.6万元为60户贫困户入股资金,每户基础股金6600元,每户每年可分红660元,并安排王栓牢等4个贫困户基地长年务工。现育有良种种兔900多只,已出栏商品肉兔1100只,存栏仔兔3000只,总投资180万元。由耀州区鸿伟兔业提供种兔、养殖、防疫技术,并对成品商品兔进行回收销售。这样,不但降低贫了困户养殖成本,而且减少了风险,提高了收益。
开店、当股东,从山上的土房子搬进二层小楼房,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对贫困户孙海全来说,是做梦都想不到的。
因孩子就读艺术类学校,学费昂贵,其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光手术费就花费了6万元,再加上需要照顾老人,繁重的生活负担压得孙海全喘不过气,不幸患上了抑郁症,需长期吃药治疗。后来,他利用扶贫贷款、移民搬迁政策补贴和产业扶持资金,盖起了二层小楼房,并在自家一楼开起了洗车店,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再加上肉兔基地的分红,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为我减轻了不少负担,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挣钱供娃上大学了。”孙海全笑着对记者说。
为了增加群众收入,村上积极争取国家果业项目,利用工程栽植,为群众栽植高效双矮苹果350余亩,其中为贫困户17户69人栽植了91亩。同时,由村委会统一购苗,组织社会力量统一栽植花椒441.3亩,其中为贫困户33户121人栽植花椒126.3亩。
“我们在5组还建成了村级光伏电站,电站容量410千瓦,能带动全村贫困户82户272人,户均占有容量5千瓦。项目投产后,将为村集体增加年10万元以上的收入,贫困户增收3000元以上。”村主任宋德红说,这个项目对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17年,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孙家贬村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67户243人成功脱贫,剩余15户29人,被评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示范村。
“2018年,村上将完成肉兔养殖场二期的扩建,预计能实现利润30万元;还要建养鸡、养鹅场各1个;建成光伏项目1个,棚下同时发展食用菌养殖……”提到今后的发展,宋德红说,“三变改革”为村民脱贫致富增加了动力,村上将加快改革步伐,继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全体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本报记者 张红)
新闻推荐
53th National Crafts Trade Fair 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
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陕西省工艺美术协会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艺美术协会协办的第53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53thNationalCraftsTradeFair简称:NCTF)将于2018年3月23日至26日(3月21日、22日布...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