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霍海澎
3月15日,耀州区石柱镇西古村的王喜勤早早就来到自家苹果地里修剪果树,并谋划着在果园里种上土豆。
附近铜川市有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院子里,工人们正忙着安装地磅,为加工车间铺地板。在这里,经过加工包装,从地里挖出来的土豆,变成粉丝、水晶粉、方便土豆粉等特色农产品,被运送到各地市场。
2017年12月1日,这个在合作社基础上创办的土豆加工厂开始试运营,土豆粉丝日产量可达4吨,可带动附近村民53人固定就业。试运营至今,公司通过铜川富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网上已经销售了1.7万盒方便土豆粉。
西古村地处盛产小麦、玉米、苹果的渭北旱腰带,为啥开办土豆加工厂?这还得从***说起。
西古村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在420户1430人中,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47户117人。
在西古村一组,家家户户都栽植果树。前些年一组的村民栽果树赚了钱,这几年,其他组的村民也纷纷效仿。全村4700亩耕地有2300亩栽上了果树。
果树栽上了,短期难见效。果树地里,该套种啥?从2015年开始,西古村开辟了30亩试验田引进新土豆品种。2016年,土豆种植面积扩大到1300亩。2017年,合作社带动周边村的251户贫困户种植了1080亩土豆。新品种土豆,每100克土豆中钾含量高达352毫克,于是,2公斤装的土豆礼盒卖到了23元,售价是普通土豆的2倍多,即使这样,这种土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
土豆能卖上好价钱了,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户种的大土豆可以直接当商品卖,可小土豆也不少,丢了可惜。西古村党支部书记童有明为了给小土豆找“出路”,组织人到榆林、青岛、北京等地“取经”,并通过村上的驻村工作队联系到中科院的专家指点迷津。综合考察后,他们决定在村上建土豆加工厂。
“农村要致富,就得走食品加工的路子。西古村周边没有像样的加工厂,这个土豆加工厂建起来,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村上的富余劳动力还能就近务工。”童有明说。
如今,村上的土豆加工厂建起来了,常年要在家照料母亲的村民崔盼盼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一个月收入2000元,加上其他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伴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东风,西古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大变化。村上主干道和4个村民小组巷道硬化已基本完成,自来水入户率100%,电力设施实现全覆盖,文化广场、路灯、卫生室都有了。2017年,西古村成功摘掉了贫困村“帽子”。
新闻推荐
挤奶机嗡嗡作响,幸飞提起装满羊奶的奶罐快速装车。每天清晨,他都要将挤好的60斤羊奶送到瑶曲镇奶站。“这些羊奶口感醇、销量好,不仅是大家脱贫的希望,而且还让我们走上了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道路。”...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