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底子,精准搬迁。根据市委、市政府和省移民办安排部署,各区县、市新区管委会及时落实人员,对除扶贫移民搬迁外的避灾类(地灾、洪灾、无责任主体的采煤塌陷)、生态类以及中省重大工程、城镇化、镇村改革等同步搬迁对象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摸底。根据摸底情况,全市“十三五”期间,共需搬迁群众19392户65640人,其中扶贫类搬迁6827户19996人,占35.21%,避灾类搬迁3802户13571人,占19.60%,生态类搬迁4631户17235人,占23.88%,其他类搬迁4132户14838人,占21.31%。全市搬迁率为18.57%。
集中安置,加快搬迁。全市计划建设集中安置点73个,其中宜君县16个,印台区8个,王益区4个,耀州区41个,新区4个。各区县、市新区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原确定的今年扶贫搬迁任务,属于分散搬迁安置的5月底前全面开展开工,属于集中安置的,6月下旬全面开工”的要求,不等不靠,快速启动安置点建设。截至8月底,已完工4个,正在设计选址36个。根据全市移民搬迁工作安排,所有搬迁安置点在今年年底前必须全面开工,2017年年底前建成,2018年年底前搬迁群众全部入住到位。
编制规划,保障搬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铜川市编制了《铜川市“十三五”移民(脱贫)搬迁总体规划(草案)》,各区县、市新区管委会也编制完成了各自的搬迁规划。市级规划在基本原则、搬迁范围、安置方式、建设标准等常规要求以外,突出筹资方案、补助标准、运行程序等基础性保障措施,做到了多规融合和可操作、可持续。目前规划已征求了省、市各方面的意见,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同时,还完成了《铜川市移民(脱贫)搬迁手册(初稿)》的编制工作。市级移民(脱贫)搬迁规划和手册编制完成后,对全市移民搬迁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姜兴民通讯员周培生夏群英)宜君县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为依托,搭建党员干部爱用、好用、管用的多个学用平台,着力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理论素质,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服务经济社会...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