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宜君新闻 > 正文

宜君战国魏长城的守护者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张建福

来源:铜川日报 2016-09-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凡 王亮

说起宜君的文物保护工作,就不得不提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宜君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宜君战国魏长城文物管理所副所长张建福。他1984年参加工作从事文物工作至今已32个年头,在熟识的人眼里,他儒雅而具有鲜明个性;在同事眼里,他是个工作狂,工作起来不分昼夜黑白,为宜君县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宜君县是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的交界地,地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历史遗存。2009年秋,张建福带领铜川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普查队在210国道偏桥境内发现了古长城遗存。他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以及近年来的考古调查资料,初步推断此段遗址为战国魏长城遗址。随后将这一重大发现上报,立即得到陕西省文物局及专家组的高度重视,经调查,最后肯定了他的推断,正式定名为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并被评选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新发现。

张建福带着记者来到魏长城旁,边走边说:“宜君战国魏长城是2009年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我带领队员利用将近半个月时间,从宜君境内第一个烽火台一直走到宜君的十五里铺,经过详细调查,当时初步断定为战国时期长城。2014年,经过专家论证,进一步确定了这段长城是公元前350年左右的一段魏长城,全长将近10公里,目前发现9个烽火台,6段城墙。”

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张建福跑遍了宜君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同时对周边县市具有考古价值的地方进行了广泛考察。不到三年时间,一本《宜君地区田野文物调查报告》编辑出版印刷出来,成为宜君县文物分布的家底。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文物是历史与现实衔接的实物参照,保护文物就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与古人沟通,与历史交流、面向未来的重要途径。称职的文物工作者不仅需要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更要怀有对历史的虔诚与敬畏之心,对文物进行研究和保护。选择了这个职业,就需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受得了劳累。

在张建福的办公室,他告诉记者:“文物工作与大家想象甚远,基本上都是在山沟、河流以及偏僻的地方去从事这项工作,是比较枯燥、清贫,比较专业的。”

2015年8月6日,在宜君举办的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长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宜君战国魏长城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他被当选为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长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成为陕西长城保护专业机构的“总管”。现在的张建福越来越忙了,他笑言,多年实践,他从一名普通的文物工作者成长为一名长城研究专家,靠的是刻苦学习,不断探索和积累,以及对工作的钻劲。

采访即将结束,张建福告诉记者,他从事文物工作30多年来,虽然文物工作不关乎国计民生,但是他依然认为这项工作的意义比较重大,保护、发扬、传承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在保护传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方面做出新的贡献。

新闻推荐

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深入区县和产业园区现场观摩 郭大为杨长亚张应龙相红霞带队观摩

本报讯(记者徐国玺)10月12日,2016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团深入宜君县、印台区、王益区、黄堡产业园区现场观摩。市委书记郭大为,市长杨长亚,市政协主席张应龙,市委副书记相红霞带队观摩。市委常委马秉寅、...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宜君战国魏长城的守护者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张建福)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