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洋凯 通讯员 张春燕)宜君县立足旱作玉米、塬区苹果、山区核桃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济分布格局,发挥“远程教育+产业基地+专家辅导”的优势,把党员教育、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拓宽了群众致富路。
强化制度建设,打牢坚实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扎实打牢学用工作基础。按照制度上墙,执行落地的要求,先期培树的5个“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分别建立了《远程教育联络点工作制度》《远教富民示范基地制度》,对基地负责人、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制定岗位职责,落实到人。
优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择优选配文化程度高、懂计算机应用、农业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的人员建立了四支队伍(教学点负责人、学用典型示范户、教学辅导员、站点播放员),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技术辅导培训工作。目前,5个“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共培养适用技术学用示范户56户,教学辅导员43名。
强化基地培训,拓宽致富道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产业基地+专家辅导”培训模式,积极构建“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各基地制定了个性的学习培训计划,每月定期组织示范户、党员农户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根据农户发展经济情况,设立了农家乐、客栈服务管理、林下经济、园艺地布应用等多个教学点,以基地为活动场所,依托教学点和远程教育平台,基地专家辅导团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不断提高农户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目前,创建的5个基地15个教学点,参加培训农民达12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樊海峰)为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加快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今年以来,宜君县积极向国家开发银行争取贷款3.8亿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规范管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有...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