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宜君新闻 > 正文

古稀女教师情系山里娃

来源:铜川日报 2016-09-1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王晓英奶奶(左二)与刘宽家人合影

本报记者 刘西艳 吴洋凯

“奶奶,很感谢您这几年对我的慷慨资助,帮助我圆了大学梦。如今我都工作了,您还惦念着我的家人,您对我的这份恩情我恐怕一辈子也还不清。”刘宽接过一位城里来的老太太手里的衣物和礼盒,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9月6日,年近八旬的王晓英老人在市慈善协会秘书长的陪同下,驱车冒雨来到宜君县哭泉镇杨坪村前河组,只为来看看她乡下的“孙子”,并给他的家人带来了大米、衣物、营养品等。是怎样的机缘让城里的老太太认识了穷山沟里的泥孩子?这件事情还得从5年前说起。

2011年,家住宜君县哭泉镇杨坪村前河组的刘宽,以566分的优异成绩被陕西科技大学录取,这个喜讯当时在邻里间沸腾了,因为他是这个穷山沟里唯一一个飞出去的“金凤凰”。杨坪村前河组地理位置偏僻,山大沟深,人口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村民出行基本靠步行,往返大约需要3个多小时。这里的村民朴实勤劳,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一些村民的日子仍然过得很艰辛。刘宽的家境就十分贫寒,总共有3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危房子,土台子,里面坐着泥孩子”是刘宽家的真实写照。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两个姐姐已出嫁,大伯智障,生活不能自立,多年来一直由父母照顾。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考上一个大学生实在是不容易。在地里干活的父亲接过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既高兴又失落,蹲在地头半天不语,寻思着儿子学费的事。

“我是老师,我能理解山里娃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业的痛苦。”说起资助大学生的事,王晓英老人对记者说。今年78岁的退休教师王晓英家住新区华阳小区,多年来她一直热衷于做慈善、参加社会公益活动。1996年8月,为当时的延安地区敬塑毛泽东铜像捐资200元;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立即捐款200元,随后交纳1个月的工资作为特殊党费;2009年“5.12”灾难一周年又捐献工资1858.4元;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2013年4月,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2011年,她与市慈善协会联系,说想用自己的养老金资助贫困大学生,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4年出资1万元,帮孩子完成学业。但有两个条件:一是宜君县山区家庭特别贫寒的学生,二是男娃。按照标准,刘宽很荣幸地被选上。“之前也是听了听这娃的条件,并没有实际去看。那次去一看,我落泪了,回来几天都没睡好。这么穷的家里居然培养了这么好一个娃!”回想起初次去刘宽家里的情景,老人家忍不住掉下了眼泪,“他家里很恓惶,平常连一包抽纸都不舍得买,娃长这么大还没背过新书包,那次我给带了一个拉杆箱子和一个书包,这可把他乐坏了。”

“记得2012年秋季的一个中午,刘宽和他爸拿蛇皮袋子背着苞谷糁、黑豆、核桃等土特产,走了2个多小时山路到才在村口坐上车来家里看望我。到家时,父子俩的脊背都湿了,刘宽还从书包里拿出一面锦旗给我。我当时很生气,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说资助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到有用的地方,不能走形式,干无用的事,娃被我说哭了,我后来想了想当时是把娃说得狠了些。那个锦旗至今我也没有挂出来,而是默默地收起来了。”王晓英老人回想起当年的事,情绪有些激动。

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刘宽已经大学毕业,去年7月顺利找到了工作,在安徽山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上班,现在已转正,每月工资能拿到3500元。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刘宽告诉记者:“我准备好好上班,将来在那边买个房子,把父母接过去住,他们供我读书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刘宽的父亲刘长会今年56岁,为了供娃上学,他长期干重活,落下一身毛病。母亲邓铁花今年50岁,由于家里穷,吃得差,营养跟不上,长期缺钙,一口牙齿早早掉完了。听着儿子的话,两位老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奶奶您放心,等我有能力了,我也要像您一样捐资助学,帮助那些跟我一样的人!”临走前,刘宽拉着王晓英奶奶的手说道。从2015年开始,王晓英老人已开始资助宜君山区符合资助条件的第二位大学生了。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给予寒门学子的不仅仅是受教育的机会,而是改变命运的开始,王晓英老人只是铜川市广大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铜川市慈善暨扶贫协会高度重视支教助学工作,把捐资助学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筹资量逐年增加,资助面逐年扩大,资助形式灵活多样,社会效果越来越好,已成为铜川慈善工作的品牌项目。近5年来,共联系市内外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等204家,筹集助学善款1588.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121名,贫困中学生714名,贫困小学生7437名,共使9272名贫困学子圆了上学梦。16年累计助学支出2248.8万元,占全部善款支出的44.44%。同时,先后援建9所学校,并为偏远山区学校捐赠过电教设备、体育器材、学生食堂和宿舍的急需用品等,为这些学校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为发展人民满意的铜川教育、共创文明城市贡献了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宜君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本报讯(记者刘晓帆通讯员周培生)今年以来,宜君县夯实举措,绑定资金,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挂图作战,构建脱贫作战体系。设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出台了“1+3+N”的政策措施体系,落实了县、乡、村三级...

宜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稀女教师情系山里娃)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