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旭燕 通讯员 周培生)治病要找准病根,扶贫要力拔穷根,因病致贫群体如何除病根拔穷根?今年以来,宜君县创新举措,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县医务人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启动了“***医疗救助行动”,探索以“精准医疗扶贫”破解因病致贫难题。
按照全县脱贫攻坚战役部署,宜君县卫计部门积极落实“医疗救助脱贫一批”职责,扛起健康扶贫大旗,精准推进全县因病致贫1911户5230人的健康扶贫工作。成立宜君县因病致贫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医疗专家咨询服务工作。立足宜君实际,将全县6镇1乡1街办,按东部塬区、西部山区两个片区划分,并成立以县人民医院院长、县中医医院院长分别任组长的两个因病致贫医疗专家咨询服务工作队,成员由两家县级公立医院抽调中级职称以上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医师组成。两个医疗专家咨询服务工作队分片包干,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实行轮次推进,坚持一年开展两轮医疗咨询服务工作,做到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同时坚持日常管理常态化,做到有工作计划、医疗咨询服务工作记录、贫困户医疗专家咨询联系卡。
在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开通了因病致贫贫困户家庭就医绿色通道,两家县级公立医院为因病致贫贫困户患者减免10%的床位费。建立医疗入户服务和咨询联系卡制度,便于送药上门,及时予以就医指导和健康教育,提供大病救助和医保优惠政策服务等。上半年,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已完成1911户因病致贫贫困户第一轮入户咨询服务,共咨询服务患者3947人。对一次性可治愈患者,能现场治疗的现场治疗,不能现场治疗的指导就医;对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合理就诊指导,努力做到“小病在乡镇、大病不出县、康复回乡镇”,最大化减少贫困患者就医费用。日前,两个医疗咨询服务队已启动第二轮健康咨询服务,逐个深入因病致贫贫困户家庭,了解掌握因病致贫人员患病、治疗及费用报销等相关情况,重点做好全县新农合建档立卡的贫困人群10种重点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等)964名患者的病情摸底、鉴定以及用药目录、治疗方案等,建立重点慢性病患者免费供药机制。宜君县合疗办已从合疗基金中提取112万元专项资金,为慢性病患者免费供药。患者可持合疗卡和慢性病免费供药卡到乡镇卫生院免费领取药品。健康扶贫的重点虽在农村,但城镇贫困人群也不容忽视。只有做到农村、城镇两头抓、两头硬,才能实现医疗救助无死角,健康扶贫全覆盖。9月2日,宜君县妇幼计生中心党员干部共计11人,深入宜园社区为社区贫困人群开展义诊、健康教育咨询、发放宣传品,深受社区群众好评。
依据省市有关政策,宜君县合疗办及时调整了合疗报销方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在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同等条件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年度个人累计报销封顶线为30万元,起付线在现有起付线基础上下降50%。截止8月底,123名贫困患者合疗报销费用36908元,9名贫困患者大病保险报销费用1880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门诊统筹,设立扶贫病床,落实贫困人口就医优惠政策,门诊统筹中一般诊疗费由新农合全额报销,取消个人负担部分。门诊统筹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减少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支出。乡镇卫生院农村参合贫困人口住院不设起付线,合规费用全额纳入新农合报销。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和农村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全额兜底保障。
宜君县卫计部门在精准医疗扶贫工作中,为1911户因病致贫贫困户印发了精准医疗扶贫专家咨询服务手册和医疗专家咨询服务联系卡;同时,联合宜君县电视台开设《卫计健康》栏目,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和卫生计生各项政策,提高群众健康意识,使群众学会合理就诊、合理用药、合理膳食,减少疾病,加快脱贫步伐。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樊海峰)近日,记者从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上获悉,宜君县福地湖、宜君旱作梯田同时荣获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称号,也是铜川市仅有的两个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同时该县也成为全省...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