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有42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4所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833名,其中持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91人。近3年共选派230余名基层医师参加省上组织的转岗全科医师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191名参训人员将执业资格注册为全科医师,目前,每个基层医疗机构都有1名以上全科医生在服务基层群众。
铜川市结合实际,每年均制定并下发《铜川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对乡村两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5年来,共培训乡村医生3555人次,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170人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参加省级培训和市级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共培训1000余人次。2015年,分四批次、组织130余名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人员参加全国中医实用技术培训;分两批次、组织170余人参加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人员信息化强化培训。使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人员更全面地熟悉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群众,更好地掌握信息管理系统并能够熟练应用,促进各项业务工作与信息化平台顺利对接。近年来,订单定向免费培训医学生工作进展顺利。2011年的23名订单定向免费培训医学生,有21名已于今年学成毕业,现已全部回到所签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多种形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和质量。一是全市每年坚持组织基层医疗机构业务人员进行专科培训,三年共组织200余名。二是今年在各区县全面全员学习的基础上,市卫计局、市总工会、共青团团市委和市妇联联合举办了全市年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市卫计局在今年10月份组织全市乡村医生进行考试,不断提升乡、村两级健康守门人的理论和技能水平。
“十二五”期间,共争取中省项目259个,投资87709万元,按照每个街道办设置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个乡镇设置1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设1个村卫生室的目标任务,实施了34所乡镇卫生院、4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43所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同时,完成了34所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配套设施建设,解决了职工住房难、吃饭难、文化生活贫乏等问题。
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每年11-12所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支援12所以上乡镇卫生院,支援医院按照“派出一支支援队伍,帮好一所乡镇卫生院,服务一方群众健康,培训一批优秀人才”要求,使受援的乡镇卫生院各项工作能达到跨越式发展。据统计,自2006年开展对口支援项目以来,每年受援的乡镇卫生院有12-18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乡镇卫生院举办各种业务培训、学术讲座、查房授课,接收卫生院免费进修学习,为乡镇卫生院捐赠医疗设备、药品、办公用品,实施双向转诊制度,协助乡镇卫生院完成各项日常工作等;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国家、省卫计委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2014年,宜君县城关镇卫生院等6家乡镇卫生院被命名为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2015年,宜君县棋盘镇中心卫生院等5家乡镇卫生院被命名为省级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耀州区小丘中心卫生院荣获全国2014-2015年度“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目前,全市已经成功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级2所、省级4所、市级8所;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工作。按照每所县级中医医院孙思邈中医堂建设资金50万元,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万元的建设标准及时落实中、省、市级建设项目资金共1450万元。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25家基层医疗机构孙思邈中医堂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项目推进顺利,铜川市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孙思邈中医堂全覆盖。
近年来,铜川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运用中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医疗,多方位服务群众。全市28家乡镇卫生院、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249家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规范化村卫生室接受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洋凯通讯员周培生提起宜君核桃,对许多人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而宜君县的核桃产业发展在省内外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13年,宜君核桃荣获陕西省产业强县,同年9月被国家质检总局命名为国家地...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