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有气势壮观的医宗圣地药王山,有宋代六大窑系之一的耀州窑,有佛教名山大香山,铜川还是一代药王孙思邈的故里……”这几乎已经成了每位铜川人向外界介绍铜川的方式之一。近年来,铜川市坚持把“文化兴市”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抓手,采取借智借力、合作发展的模式,公共文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城市正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文化产品丰富百姓生活
去年7月,铜川市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各级文化单位及众多文化工作者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西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正在建设之中;区县数字影院、非遗展馆(厅)、足球场、体育场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村(社区)一级,正在整合建成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铜川文体基地、铜川博物馆、铜川市工人文化宫等一系列公文化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铜川市还深入挖掘药王养生文化、大香山和玉华宫宗教文化、照金红色文化、耀瓷文化、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等,创作推出了大型秦腔现代戏《照金这片天》、大型情景乐舞《耀瓷丰韵》、大型组歌《照金岁月》及历史人文纪录片《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一大批文化精品,《照金这片天》还在浙江丽水交流演出,反响巨大。常年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送图书下乡、周末剧场、文化大讲堂,读书月等一系列活动,持续并着力打造“舞动铜川、唱响铜川、诗画铜川、书香铜川”四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群众不出家门便能享受文化盛宴。
挖掘“五色”文化让资源活起来
市委书记郭大为曾用“五色”概括过铜川文化的资源蕴藏。他说,铜川有陶瓷发祥地的青色文化、佛教兴盛地的金色文化、生态养生地的绿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煤炭富集地的黑色文化,这“五色”文化是聚宝盆,是宝就要用好,让它发光。
近年来,铜川市不仅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在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上下足功夫,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融合,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铜川市目前有各级文物点107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中国家级10处、省级24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唐初三代帝王避暑行宫、高僧玄奘译经圆寂地玉华宫,隋唐大医学家孙思邈隐居行医之地药王山,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陈炉古镇,佛教名山大香山等景观闻名于世。
不断加大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力度,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普查,建立了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成了耀州窑陶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基地和药王山庙会展示中心,陈炉镇民间工艺陶瓷厂被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宜君县、耀州区、印台区建成了非遗陈列展示馆。宜君县、印台区陈炉镇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对文化的挖掘,使整个城市更有故事、有亮点、有看点、有品位,铜川正在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人、感染人、留住人。
打医药文化牌,让孙思邈代言
提起铜川,很多人会想到一代书法宗师柳公权、山水画宗师范宽、史学家令狐德棻、思想家傅玄等历史名人。但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坐虎针龙”“悬丝诊脉、妙术回生”的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是铜川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以孙思邈医药著作、有关古建遗址、碑石、研究资料、民间传说等因素构成的药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保健思想和中医药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铜川市正在把发展养生保健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突破口,深入挖掘“药王”品牌蕴含的养生、医药、保健、文化、旅游等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铜川市紧抓机遇,规划建设了“一园四区四基地”(即大唐养生园,药王山景区、照金香山景区、玉华宫景区和中医药产业园区,中国铜川中药材种植、流通、研发、检测基地),并于2011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极大地提升了铜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了铜川对外新形象。
铜川市还集中力量推进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创建成了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实施了药王故里古村落保护开发、药王山景区主题灯光照亮工程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拆除药王山景区周边水泥企业7家,建成了药王山景区文化广场、药王生态湖湿地公园、孙思邈纪念馆;建设集中安置大型社区,搬迁周边群众;积极推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学院项目,启动建设养生文化体验中心、景区山门游客中心、石刻艺术博物馆、崇福阁等项目。中医药文化产业基地的建成,将会多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铜川真正成为中医药界人士所敬仰的“圣地”,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地”,人们养生保健的“福地”。
如今的铜川,随处可见的是市民们在绿草盈盈、亭台别致的公园里休闲健身,在广场上观看演出,春季携好友爬药王山、夏季到宜君避暑、秋季去香山赏枫叶、冬季去照金滑雪。耀州区马咀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成别具欧洲风情的小镇,更有色彩绚丽的墙体涂鸦,成了城市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新区申河村发展莲藕、薰衣草种植,骤变成“香谷湿地”,成了众多摄影、美术爱好者的采风热地……众多文化资源的挖掘、文化产品的提供、文化品牌的深入人心,不仅为铜川人民提供了文化盛宴,更是在助力铜川由“煤城”向休闲养生城市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洋凯)“你的坐姿不正,胸前与书桌距离要在一拳左右……”“你的握笔姿势不正确,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要在3厘米左右……”“你的左眼裸眼视力是1.0,右眼裸眼视力是0.8,这是赠送你的矫姿仪,...
宜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