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培生
“思弥村村级光伏发电项目,是今年9月中旬开工建设的,总投资5559.84万元,占地200亩均为村民房屋屋顶和院落空地,装机容量5MW,计划12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届时将实现年均上网电量594万度左右,年均销售收入594万元,利润总额464万元,利税130万元。”宜君县尧生镇思弥村第一书记刘涛指着太阳能建设基地向记者介绍道。他对于村里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信心满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我们正在规划和实施思弥村电站装机,过不了多久,全村将形成光伏、苹果、物流、乡村电商四大增收产业,农民的钱袋子一定会鼓起来。”
实施***,关键是要产业转型,发掘资源的利用价值,将资源变资本,以最低投入获得最高回报。据了解,宜君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全年太阳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22.67千卡,日照百分率在40%—60%之间,适宜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屋顶发电、幕墙光伏发电的推广应用和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
自2015年以来,宜君县强力推进***工作,积极探索一条长效脱贫途径。该县利用富裕的光照资源发展光伏发电绿色环保产业,建立共享机制,把光伏精准脱贫项目延伸到村、组、户,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目前该县正在建设太阳能发电站。
今年宜君县被列入光伏扶贫县,思弥村分布式光伏发电是该县首个光伏扶贫试点项目。该项目采取“扶贫资金+公司+贫困户”模式让农民变股民,享受分红收益,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经营方式。国家光伏扶贫补助资金200万元,按照每户2万元作为贫困户参股资金,其余资金由宜君县中皇农光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村民不出一分钱,而且提供的房屋屋顶、院落空地等安装场地按照每亩每年1000元租赁给公司。该公司把此项目每年营业净收入的5%支付给各贫困户,保证每年贫困户收入3000元,连续25年获得稳定收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实施之初,村里很多贫困户对光伏发电的政策、效益心存疑惑,入股积极性不强。“刚开始大家都担心发多少电、卖多少钱,贫困户蒙在鼓里,只有干部知道,分红多少是良心账。”尧生镇镇长张晓军说,“通过公司化运行,发电并网后都有输入数据,电力局将电款转到公司账户上,公司减去管理和维护费用,直接将钱打到贫困户在信用社开户的一卡通上,账务公开,一分不差,彻底打消了贫困户的顾虑。”同时比起传统耕种,光伏发电成本低、效益高,群众只需利用空闲的土地、富有的光照资源,参股集体发电站,就可在家分享“阳光”红利。经过相关工作人员耐心的解释、宣传,加上一连串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他们转变思想,主动投资变股民。村民刘保义告诉记者:“自己不投劳不投钱,每年还可收入3000元,并且连续25年有稳定收入,这是政府为我们贫困户办的又一件大好事啊!”
截至10月20日,该项目已完成投资530万元。电力升压站用地已落实,第一批光伏发电组件、支架和土建基础材料已全部进入施工现场,光伏支架打桩及调机底座预制工作正在抓紧施工当中。
新闻推荐
10月24日,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铜政办发〔2016〕59号),正式设立宜君县农户综合信用信息中心,标志着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初步搭建。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
宜君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宜君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