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红卫)去年以来,宜君县彭镇党委、政府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全力保障民生投入,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约化和全域旅游建设步伐,镇域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专题教育,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全面落实“三项机制”,树立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高标准建设党代表工作阵地,被评为全市“五好党代表工作室”;全面加强基层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累计投入余万新建活动室4个、维修改造8个。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坚持狠抓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完成任务的.%,完成招商引资万元,完成了5个可行性项目文本的储备;引进天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仙马渠村建成花菇养殖基地,预计年产值万元;投资万元实施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新建果园亩,完成老园改造提升亩,安装防雹网亩;投资万元建成立方米气调库一座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县医药产业园及方舟新厂建设项目、玉华河道治理项目和中塬路、湫山路、天然气探井等用地征迁及各类环境保障工作。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坚持依托资源、依靠科技,力促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总投资8亿元的宜君县现代医药产业园首个项目———陕西方舟制药新厂已于去年9月日开工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中石化万吨转油站正式投入运营;以旅游为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魏长城遗址和彭祖故里打造彭镇旅游亮点,建设彭镇小镇纳入工作日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苹果、核桃、玉米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加工集成化和销售市场化,“多点支撑、多元带动”的产业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城乡面貌变化巨大。建成市级美丽乡村徐家河村、偏桥村,完成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全年开展清理“三堆六乱”余次;在国道、包茂高速沿线及高速引线栽植各种风景树、绿化树。实施了延西高速沿线有碍观瞻墙体粉饰工程,粉饰墙体平方米;在国道沿线、包茂高速沿线、延西高速沿线及高速引线实施宽幅林带建设亩,退耕还林、还草亩,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去年被评为省级生态镇。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工作开展以来,为户名特困人口实施“交钥匙”工程,现已全面入住;投资余万元对一般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项目,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问题;通过仙马渠村花菇养殖基地、浩华养牛场等6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动户贫困户就业脱贫;严格实行社会兜底和民政救助政策;实行项目捆绑,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年5个贫困退出村均达到“七项标准”,年度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民主法治有序进行。严肃换届纪律,整顿换届风气,顺利完成党委人大政府换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开展,涌现出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平安彭镇建设成果丰硕,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能力持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日益完善,深入开展倾听群众诉求活动,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轮值轮守工作推向全省,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倩)1月4日,铜川市各区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汇报会在市图书馆召开。各区县分别从创建做法、取得成效、对标作业和创新亮点等方面汇报了年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