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张图” 美丽乡村焕新颜
阳春三月,宜君县五里镇兴市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田野里,一座座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喜人,农民们正在采摘蔬菜运往城区,销往全市;村里,一幢幢具有渭北民居风格的房屋修葺一新,房前屋后树木掩映,平整硬化的路面十分干净。
兴市村所呈现的景象,只是宜君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宜君县紧紧围绕“天蓝、地绿、水净、民富、村洁”工作目标,先后投资455万元,完成了哭泉片区、福地湖片区和47个市级美丽乡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布局“全县一幅画、一村一张图”。
啃下“硬骨头” 打造整洁宜居环境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宜君县严格按照“硬化、洁化、绿化、美化”整治标准,该补的补、该建的建、该拆的拆,统筹实施“改房改水改厕、通路通电通通讯、治污治脏治乱、添树添景添绿色”四个方面综合整治,着力升级“水电气讯”保障、配备“科教文卫”设施,确保整治过程“不走样”、效果“不变样”。
“真没想到,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村,经过政府一番精心打造,变成了舒适宜居的乡村美景。现在我们村房屋漂亮,公路畅通,环境优美,生活更加安逸了。”尧生镇八丈塬村村民赵来勇谈及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村里的环境卫生实现了大变样,也吸引了村里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创业。”八丈塬村村支部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宜君县着力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障资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县财政列支255.6万元,为全县117个行政村配备村级保洁员426名,实现了全县保洁全覆盖,落实了保洁员工资,配齐了保洁服、保洁工具,采取考核奖补的办法,实行户收集、村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垃圾处理制度,不断促进农村保洁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
产业做支撑 夯实乡村建设基础
宜君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授予“中国地膜玉米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宜君借助国字号品牌优势,坚持“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思路,重点打造哭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福地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持续举办文化旅游节、核桃采摘节等特色节会,努力把产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促进传统农业向立体农业、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转型,夯实美丽乡村建设产业基础支撑。
走进棋盘镇黄埔寨村,老人们面带笑容在一起话着家常,孩子们在宽敞的休闲广场里嬉戏玩耍,显得那么怡然自得。
在村民姚建荣的家,宽大的砖房装修得精致而不失大气,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样样齐全。“完全就是城里人的生活水平。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比原来的不晓得强好多倍,厅内厅外宽敞明亮,住起就是安逸!”姚建荣说。
如果说住房建设让农民新村有了“魂”,那么产业发展则让农民新村有了“根”。围绕产业发展,宜君县以农民新村建设为契机,以产村融合为路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农民安居乐业,实现宜居宜业宜游。
“我们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组成了现代农业合作社,形成了核桃、生猪、花椒三大主导产业,群众致富奔小康有了根基。”岭里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闻推荐
????宜君县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正在开展入户走访服务。????见习记者????常意玮摄 宜君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边缘,山川梁峁、残塬沟壑之中,世代居住着勤劳朴实而又渴望富裕的人们。由于...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