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宜君新闻 > 正文

杜芳万树起了脱贫志 通讯员 周培生 赵佳铎

来源:商洛日报 2017-03-24 10:17   https://www.yybnet.net/
  “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本质的是让贫困户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真正脱贫。”杜芳万一句平实的话,却蕴含着不平凡的道理。

  杜芳万是宜君县尧生镇南寨村村民。善良的杜芳万原本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四口之家,可突如其来的意外事故打破了他原有的幸福。他的妻子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丢下了他和两个上学的孩子,这对于老杜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老杜又当爹又当妈,不但要担负两个孩子高昂的学费和家庭生活支出,还要承受精神的打击,从此,他意志消沉混日子,他的生活走向了低谷。

  2015年,县扶贫局、尧生镇党委政府在精准识别入户大走访中,得知了杜芳万的家庭状况后,高度重视,本着“扶真贫、真扶贫”的原则,要求南寨村两委会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将杜芳万家庭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对于这样一个破碎的家庭来说,有限的接济和救助无异于杯水车薪。

  如何才能提升这个家庭的“造血”功能?县乡两级组织为此也费了不少心思。县扶贫局局长组织各包扶干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提出,对于老杜的现状,不仅要在物质上扶持,更重要的是精神扶持。各包扶干部、乡亲们耐心为老杜做思想工作,特别是县扶贫局干部经常入户对老杜嘘寒问暖,送油送面,多方筹措资金,制定帮扶措施,这些帮助真正让老杜暖在了心里,他也坚定了重新振作起来,努力脱贫致富过好日子的信心。

  与此同时,县扶贫局也为老杜带来了更多优惠扶持,在低收入产业发展项目中为老杜扶持了3000元,这些钱老杜都用于果园的管理投入。同时为老杜送去了苹果管理技术指导,还帮助他办理了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老杜说:“我家的苹果质量比往年的都要好,价格也比往年的高了许多,人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通过老杜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不仅解决了日常生活问题,也解决了两个孩子上学难的问题。

  在县上扶贫部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老杜于2016年实现了脱贫,但老杜并没有松劲,计划今年加大力度搞发展,准备再建3亩果园。有了经济基础,经过朋友乡亲们的多方介绍牵线,为老杜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姻缘,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他还准备年底给儿子办喜事,他高兴地逢人就讲党的政策好,不仅让他脱贫了,还让他有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老杜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说完,老杜拉着化肥走向了果园。

  要想贫困户正真脱贫,最本质的是要改变思想,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家园,杜芳万为所有贫困户树立了好榜样。

新闻推荐

“只要病好了,日子肯定能过好!”

????宜君县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正在开展入户走访服务。????见习记者????常意玮摄  宜君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边缘,山川梁峁、残塬沟壑之中,世代居住着勤劳朴实而又渴望富裕的人们。由于...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杜芳万树起了脱贫志 通讯员 周培生 赵佳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