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65岁的王金拴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两口人,耕地4亩,以种植玉米、蔬菜为主要经济来源,老王患有冠心病,女儿在重庆医科大学读研究生。王金拴年轻时曾与朋友合伙开过砖厂,但最终倒闭,欠下不少债。女儿一岁时,妻子离家出走,回忆起这段经历,王金拴说,“当时有人提出赶紧把娃送给别人去,靠我肯定不能把娃养活。但我没有放弃,砸锅卖铁我也得把娃拉扯大。”
从那以后,王金拴也就再没有成家,一个人既当爹又当妈,家里地里全都靠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受苦的女儿学习成绩优异、听话懂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宜君县一中。王金拴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再苦再难他也没有放弃女儿的学业,他起早贪黑拼命挣钱供女儿上学。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2013年考上了西安医学院。
2015年,王金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其缺乏产业劳力、因学因病致贫的实际,镇、村和包扶部门、包扶干部对其三孔危窑进行了改造,并为其提供菜种、鸡苗,组织农业专家上门培训帮助其发展产业,提供保洁员岗位增加工资性收入,通过提高合疗报销比例等对其进行健康扶贫,为其女儿提供了助学贷款、生活补助等相关教育扶贫政策。在各方的帮助下,王金拴对过上好生活充满信心。
有志人,天不负。2017年,王金拴的女儿通过研究生考试,被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临床药学专业录取。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在老王家发生,王金拴父女俩的坚毅不屈、吃苦耐劳撑起了一片自立自强的天空。
“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物质缺乏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缺乏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和勤劳实干的精神。”宜君县委相关负责人说,扶贫先扶志,就是要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贫困户的斗志树立起来了,观念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他们也就不会坐等别人送钱送物上门。只有这样,宜君县的贫困户才能具备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走上富裕之路。(通讯员 张海波 周培生)
新闻推荐
覃塘讯近日,五里镇在该镇东流村召开第一期“书记一线抓党建”现场研讨会,围绕“研究推进‘1+1+N’党建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主题进行专题现场研讨。与会人员参观了东流村...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