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方盼亮)“没想到在这里还能看到我们边远地区的文学期刊,实在是太难得了!”日前,一位西藏游客在白墙美术馆捧着《拉萨河》激动地说。在白墙美术馆,一个200平方米的阅览室被打造成全国文学期刊阅读点,陈列着全国各地文学期刊189种,并设有铜陵本土文学刊物和本地作家专柜,成为文艺爱好者的精神乐园。
11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天井湖畔的白墙美术馆,沿着走道穿过大厅的茶吧走到尽头,便看到几面高立的书架整齐摆放着《人民文学》《十月》《散文》《美文》等刊物,并用标牌标示出省份和刊物名称,不少文学爱好者正在阅读喜欢的书籍。
“我们这里免费对外开放,只要是热爱文学和绘画等艺术的人都可以进来参观阅读,我们将为他们免费提供茶水和咖啡等饮品。”白墙美术馆负责人孙长江告诉记者,该美术馆建于今年7月,共计600多平方米,除了设有可展览百余幅书画作品的展厅和创作室、休息室外,还辟出一个200平方米的阅览室,陈列了《当代》《收获》等全国所有省份,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文学刊物,共计189种,并设有铜陵本土刊物和本地作家专柜。
“没见过哪个阅读点甚至是图书馆能有这么齐全的文学期刊,对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精神家园。”不少在阅览室看书的读者说,他们在这里遇见的都是同样爱好文学、喜欢艺术的朋友,大家一起读书看画喝茶,互相交流学习,对提高自身文化艺术水平很有帮助。
“主要是想为铜陵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读书作画会友的舒适环境,提供一个纯文艺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外地文艺文学爱好者打造一个在铜陵的阅读栖息地。”说起建美术馆和阅览室的初衷,孙长江介绍说,他自己是美术科班出身,又一直爱好文学,所以建一家集美术和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场馆一直是他的梦想,不仅是为自己圆梦,也是为了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市民的艺术品位。
“将美术馆和阅览室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艺术模式,特别是这个全国文学期刊阅读点,在全国范围内可能还是第一家。”近期来铜考察铜陵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张广钦对此评价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艺文方飞)记者11月15日从铜官区法院获悉,该院作为全省首批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法院,不断总结家事审判工作经验,推行家事审判“一二三”工作法。铜官区法院成立全市首个家...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