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迅猛,居民停车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经过调研,我们提出了从科学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已有停车资源、加强小区现有停车管理、合理制定价格收费标准和打造智能交通系统等方面的建议,以期继续解决好铜陵市城区停车难问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铜陵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速迅猛,私家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影响,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居民停车难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特别是老旧小区停车压力更大,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现象尤为突出。
(一)停车分布不均匀。目前,铜陵市外围区、新小区等停车位供给相对充足,核心区停车难问题突出。铜陵市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停车场民生工程建设,主要利用道路施划、广场修缮停车泊位、小区改造、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等形式,共新增停车泊位5929个,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据了解,2016年核心区停车泊位2.81万个,停车需求泊位3.95万个,停车满足率普遍偏低。尤其是老旧小区停车位配建严重不足,停车需求与日俱增,并且这些小区车辆拥挤,占用绿化带和消防通道,安全隐患严重。新建小区车位配建相对充足,但存在地上拥挤而地下停车位闲置现象。新建小区因地下停车位售价过高,业主购买的少,出现地下停车位空置率较高,而地上停车位不够用的现象。
(二)新建车位难推进。部分老旧小区住户反对增建停车位,使得亟须改善停车状况的小区难以实施增建停车位工程。如新苑小区因车多位少,许多草坪被车碾压,应部分业主要求,将增添若干停车位列为民生工程计划,但因遭到不少业主的反对而只能部分实施。
(三)收费价格欠合理。收费的停车场中,路内、路外停车收费价格倒挂,路内收费价格低于路外,导致路外停车场使用效率低,而路内车满为患。铜陵市中心城区路内停车比例平均约为20.2%,长江路、淮河大道、石城大道、杨家山路、笔架山路等路内停车比例更高。目前铜陵市原路内停车收费主体铜陵世源综合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已经于2016年办理了注销手续,导致路内无人收费,出现了停车“钉子户”现象。
(四)智能设施建设速度慢。停车诱导系统是智能化交通系统在停车领域的应用,该系统可以使驾驶员预先方便地选择停车位,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由于各个停车场独立运营,数据难以整合,所以该系统在铜陵市尚未有效推广应用。目前,铜陵市建成或在建的智能立体停车场有3处,为淮河路智能立体停车场、陵江饭店立体停车场和滨湖路立体停车场,共有停车位442个,全部投入使用后可大大缓解铜陵市城区停车难问题。但目前因为收费相对较高,智能立体停车场的利用率还比较低。
二、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一是科学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在新建改造城市道路时,利用边角地块增设泊位,将绿化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利用绿地、广场、学校操场建设地下停车库。同时,鼓励物业公司结合小区停车情况,在交警和消防部门的指导下,以不占用消防通道为前提,对小区内适宜停放车辆的道路合理施划停车位。除此之外,建议在今后新建住宅小区中,实行人车分流方式,将机动车位全部设在地下车库,以根本解决地上车辆乱停乱放问题。
按照《铜陵市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2017-2020)》布点,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同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加强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管理停车位。停车场选址遵循小规模、多布点,便于交通组织、减少对外围道路动态交通的影响,盘活城市存量用地。
二是充分利用已有停车资源。适当提高地上停车位收费标准,结合小区实际确定合理停车价格;缩小地上停车位和地下车库停车收费差距,鼓励有车业主选择租用地下停车位甚至购买停车位。对业主购买地下停车位予以契税减免等优惠政策。适当调整现有车库租金价格,针对空闲地下停车位制定租金指导价,提高产权人出租的积极性。
三是加强小区现有停车管理。建立停车管理进小区的新体制,市公安交警部门负责指导住宅小区停车管理工作,组织宣传交通安全和交通法制常识,将住宅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纳入管理。市规划及行政执法部门要履行职责,严格追究开发建设等相关单位改变地下停车库使用功能的责任,责令恢复停车设施功能。市消防部门对小区停车位进行检查指导,防止出现占用消防通道现象。
四是合理制定价格收费标准。按照路内高于路外的收费原则,同时结合道路拥堵情况区分繁忙路段和空闲路段、高峰期和平峰期等,制定差别化的停车收费标准。通过价格杠杆,引导影响市民出行。对于已经建成的智能立体停车场的收费,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根据所在路段的车流量,制定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既要考虑到运营成本,又要考虑到市民的承受能力。可采取分时段等差异化的收费方式,满足市民在城区的出行和停车需求。
五是强力打造智能交通系统。引进智能化停车场运营管理单位,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实现车位预定智能化、车辆识别智能化、停车引导智能化、泊位定位智能化、车场寻车智能化和停车管理智能化。强化交通管理科技手段,着力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实现由“人海战术”向信息智能模式的转变,实现交通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用化。(课题组成员:郑琳汪家喜)
新闻推荐
11月23日,铜官消防中队接警,铜陵市跃进东村6楼住户阳台的晾衣架由于年久生锈发生断裂,随时都有坠落的可能。救援官兵到达现场经过勘察发现,晾衣架部分已近发生断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经过和住户协...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