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朱敏
自1992年诞生首个经开区以来,开发园区一直是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试验区”“先行区”和“示范区”,也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但开发园区也会面临生长周期的兴衰和产业更替的冲击,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转型发展、结构提档升级的时代大潮里,铜陵市开发园区发展方式正在深刻转型,产业调整和更替也在经受着“破”与“立”的考验。
日前,铜陵华科电子材料公司总经理辛沛兴在生产一线,忙着了解新产品批量生产的进展情况。这款产品是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基板,将会是企业明年的“拳头”产品。“创新和转型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它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辛沛兴说,公司明年预计实现产量800万张,销售收入可达9亿元。
铜陵华科电子材料公司位于铜陵经开区PCB产业园。该产业园集聚了上下游企业9家,总产值规模达45亿元。包括PCB在内,铜陵经开区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基本构筑,成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占全市新兴产业的比重达到84.8%。
与此同时,铜陵经开区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智能手机、绿色精细化工等产业也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开区分别组建了10亿元的欣荣基金、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基金和5亿元的半导体产业基金,为新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经开区经济运行中心负责人王珂告诉记者,近年来,经开区牢牢扭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以项目建设、传统产业改造等全面引领园区发展,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转型升级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破”与“立”的换挡期,只有抓住转型契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原狮子山经济开发区,2006年获批成立以来,园区积极发展铜基新材料、光电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加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先后获得省光电产业园、省创业基地、省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年2月,园区获批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此次获批国家高新区无疑给狮子山高新区后续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按照计划,园区将借助国家级高新区获批的东风,把握中国制造2025、省委4105工程和市“千百十亿工程”的契机,以发展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主攻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力推进“双招双引”首位工程,力争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创新创业示范区和转型升级的引领区。
过去的十年是铜陵市园区大发展的十年,园区基础设施面貌明显改善;过去的十年,也是铜陵市园区提质扩园、转型升级的十年,不少园区从最基础的来料加工向创新驱动转变,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十年来,铜陵市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先后建成了2个国家级开发园区、3个省级开发园区和1个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2016年,全市开发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14.5亿元,增长15.56%;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48.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9.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57.9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7.3、11.1、9.2倍,占全市比重由2007年的19%、34.8%、12.5%分别提高到48.1%、38.4%、37.7%。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11月24日,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美子园农特产品加工车间,工人们在包装农特产,该公司集科研、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主要产品辣椒豆、豆豉、萝卜干、糖醋姜等,产品畅销国内近20个省市。其“公司+基...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