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卫东)1月16日晚,位于淮河大道农业银行网点附近的一只高压分支箱遭遇外力破坏(简称“外破”),导致该条供电线路故障性停电,造成多个居民小区居民的生活用电、企业的生产用电受到影响(见本报1月17日报道),这也是铜陵市今年发生的首起电力设施“外破”事件。记者从铜陵供电公司获悉,近年来,铜陵市电力设施“外破”事件大幅度下降,2017年全年仅发生3起,但电力设施“外破”隐患频现,全年共排查“外破”隐患70余起。电力设施频遭“外破”侵扰,严重危及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部门呼吁社会共同保护电力设施。
据了解,去年发生的3起电力设施“外破”事件,都是施工单位在高压供电线路下施工过程中,违章作业造成供电线路遭到破坏,不仅影响了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作业,不仅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还会造成电力设备的损坏,对整个电网平稳运行和居民、企业用户的用电造成影响,是目前电力设施‘外破\’主要隐患之一。”铜陵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铜陵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吊装、挖掘、植树等现象较为突出,由此而引发线路跳闸停电事故时有发生。作为电能生产、输送、供应的载体,电力设施是输送动力和光明的通道,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力设施“外破”事件的发生和隐患的存在,给铜陵地区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威胁,影响到广大工业企业、居民的正常用电,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据了解,为了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保障居民和企业的正常用电,近年来,铜陵供电公司采取多项举措,加大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安全用电意识和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预防与制止电力设施“外破”现象的发生。加大电力设施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严密监控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及时消除缺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确保电网运行安全。
据了解,《电力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发电设施、变电设施和电力线路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铜陵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保护电力设施不仅需要电力管理部门,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因此吁请各相关单位、特别是施工单位切实采取措施,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共同为铜陵社会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新闻推荐
李猛在全市重点制造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制造强市 胡启生等参加
本报讯(壹柯汪伟)1月17日上午,全市重点制造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猛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听取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和对发展实体经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