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钟灏)3月5日是第55个“学雷锋纪念日”。为学习弘扬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4日上午,本报十余名校园小记者走进“铜陵好人”王书谟家中,聆听这位94岁老人的先进事迹,并从老人身上感知无私奉献的正能量。
书画作品挂满墙壁,格外古色古香。当来到王爷爷家里时,孩子们大受震撼,并有些疑问,“王爷爷这样一位高龄老人,是如何成为‘铜陵好人\’的?”原来,自1949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王书谟老人已在三尺讲台上工作了近七十载。而由于痴迷传统诗词文化,王书谟在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了对古代诗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在担任《五松山诗词》顾问的同时,还筹建了市炳烛诗书画联谊会,一边笔耕不辍,一边义务教学。他的诗词课旁征博引、幽默风趣,众多学员慕名而来向他学习。老人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学员们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传统文化学习平台,为社区和全市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了解了王爷爷的事迹后,小记者们也有一肚子的问题要问老人,“爷爷,退休后很多人都开始享受生活,您为什么还要坚持义务教学呢?”面对这个问题,王书谟老人笑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希望在铜陵能够让传统诗词、传统文化不断代。
除了想知道老人的好人事迹外,孩子们更多地想请教王爷爷如何写好作文,“王爷爷,您平时观察动物吗?您觉得观察动物对写作有什么好处?”“爷爷,我想知道怎么才能写好一篇作文呢?”……面对孩子们的请教,王书谟老人也一一将自己的经验传授,并鼓励孩子多读书。尤其是对当天现场陪同的家长,老人也提出自己的想法,“作为家长,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在家里各个角落都摆满书,让孩子们处于书香环境的熏陶中,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水平上来了,写作水平自然就能提高。”
和王爷爷一起畅聊,不知不觉就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小记者们也是感触颇深,“今天听了王爷爷的事迹,让我对老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点亮别人。”来自市实验小学的李文茜告诉记者,“王爷爷已经教书育人70余年了,不为名不为利,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王爷爷是当代的‘活雷锋\’。”
新闻推荐
今年1月25日,市出租车行业党员示范车队送藏生去铜陵站乘车回家。照片由党员示范车队提供。编者按:3月5日,一个温暖人心的特别日子———学雷锋纪念日。这些年来,随着志愿服务精神的推进,社区里、广场...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