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溯到1994年,随着井下罐笼的围栏“咣”的一声关上,小左的心也跟着咯噔一下。刚才还叽叽喳喳的人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有人打开头顶的矿灯,横七竖八的刺眼光柱晃得小左睁不开眼,他索性闭上眼睛,但心里依然充满了恐惧:万一罐笼坏了怎么办?万一井下出事故怎么办?万一自己上不去怎么办?短短的三分钟,小左的脑子里闪过了无数的可能。
20多年前, 小左成了新桥矿业公司的一名井下工人,那时人们对矿工的评价就是“远看要饭的,近看挖矿的”,要不是父母挡着,小左大概早就脱下这身工作服南下闯荡去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如今早已成家立业,当上了井巷工区电工班班长,但回想起第一次下井时的窘态,小左仍觉感慨。前几天,小左在微信朋友圈无意间发了几张照片,却让他的几个身在外地的同学集体懵圈,纷纷留言要小左解答他们的疑惑。
第一个疑惑是:下井要带“黄盒子”
每天下井之前,小左都要把一个黄盒子别在自己的腰带上。黄盒子不过手掌大小,安环的技术人员告诉他,这里面有芯片识别卡,有了它,调试指挥中心就能对井下人员的行走定位一目了然,这就是我们矿业公司“六大系统”之一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个,就是咱们井下矿工的护身符!
随着矿山安全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对井下的安全管理投入也日渐加大。井下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提升系统不断升级改造,安全管理网络日益完善,一项项安全标准化设施逐一投入使用,矿井的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小左欢欣地说“以前悬着的心早就踏实了!”
第二个疑惑是:吃饭不花钱,脏衣有人洗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我要说有,您还别不信,这样的好事,小左就碰上了。几年前,为提高职工福利,矿业公司为每名员工办理了就餐卡,上班即可享受免费的保健餐。不光如此,工作服脏了,只要往洗衣房的窗口一丢,报上工号,就能领到另一套换洗的工作服,扣子掉了,衣服开线了,心灵手巧的洗衣女工也会贴心地帮忙缝补好。
第三个疑惑是:买车容易停车难
条件好了,小左在市区买了房,前两年还买了辆车,上下班方便不说,有空带着家人四处兜风,也是十分潇洒惬意的。可是没多久,他却发现单位停车好像越来越难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辆辆私家车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别的不说,光是小左所在的班组,就几乎人人都买了私家车,把原本还算充裕的停车位全部占满了。为了规范停车,矿业公司在副井建造了一座漂亮、宽敞的停车场,停车难的现象终于得到了缓解。
第四个疑惑是:矿山像花园,每天都有新变化
上个月,矿业公司一名外地员工的父亲来看女儿,人生地不熟,老人下了高铁便打车直奔矿山。可到了矿里,老人非但不下车,还把司机好一番教训:“这马路干干净净,门口又是保安,还有花园,这是矿山?别拿我们外地人当傻子!年轻人,做人要实诚!”幸亏遇上小左,打电话叫来了老人的女儿,这才替蒙冤的的哥解了围。
小左在朋友圈与同学互动时打趣道:“你们背井离乡只能算半个铜陵人,当然不懂矿山的美,你们OUT了!”的确,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矿业公司加大环境整治管理力度,惜山惜水不惜金,先后投资建成井下清污分流系统、选矿厂污水处理系统。除此之外,党支部和团委还组织了“碧水蓝天保卫战”活动,小左和班组的同事就经常在工作之余打扫卫生、清理水沟、硬化道路、栽花种草……全矿上下齐动员,为美化矿山贡献一己之力。
小左的幸福生活也是咱们这一代矿山人的缩影,遥想过去、憧憬未来,小左的脸上写满幸福,笑道:“回想改革之初,矿山刚刚恢复建设之际,谁家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现在家家有小车、人人有手机,这些爸妈想也不敢想的好日子,在我身上实现了。对我来说,现在就是要好好工作,孩子好好学习,爸妈保重好身体,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铜化集团团委 吴皓
新闻推荐
■王雄好友左卫胜老师与我相约,邀上铜陵的朋友,去浮山的岩洞中探幽,听浮山溪谷中的莺啼鸟啭,呼吸文山氤氲的气息。车子走过绿...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